第(1/3)頁 “語文作文我基本上不會得多少分,生物和英語是我故意答錯的,至于那政治,不知道是哪一題錯了,我錯了這么多分還能考全國第一,看來這個時代的高考成績不是太高呀!” 劉瑯當年高考時學霸滿天飛,七百五十分的總分有的人都能考到七百二三十分,簡直都是非人類,而且那個時代高考難度要比現在高考的難度大很多,他當年高考,在最后一年里天天學到半夜,最后也不過考了五百三十多分,僅比一本分數線高出幾分而已。 要是把現在的他再扔回去自己高考的時間段,即便他現在的智力很高,但在僅僅復習一個月的情況下能考六百一二十分就不錯了。 “好吧,我考了全國第一名,雖然怕是會“麻煩”不斷,但我報考的專業應該是沒問題了。” 憑自己的實力考上大學就能讀喜歡的專業,這才是他執意要參加高考的目的,反正他這一世要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 很快,群眾日報上就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題目是:三歲神童劉瑯,全國高考狀元,中國人再一次震驚了全世界! 文章中記載了那位到阜城參訪劉瑯的全部經過,其中還包括之前劉瑯所說的話。 “在考試之前神童劉瑯就說自己能夠達到六百分以上的高分,事實證明他這是自信的宣言………我們國家雖然現在貧窮落后,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人民的素質不斷提高,像劉瑯這樣的神童和天才將會越來越多,只要沿著改革開放的道路前行,我們國家的未來一定是美好而光明的!” 群眾日報這篇文章再次點燃了全國人民的熱情,神童、天才、民族自豪感這樣的詞匯一時間漫天都是,而劉瑯的名字就如天王巨星一樣傳遍了大江南北。 每年高考結束,學生填報志愿完成后,全國就開始錄取相應的學生,在八三年,全國計劃招生十六萬名大學生,別看錄取人數比起二十多年后動輒幾百萬乃至上千萬少很多,但是因為技術方面的落后,所有錄取工作都要人工進行,所以工作量依舊很大,但在這些工作之前,國家教委牽頭要進行一次總結工作,對在高考過程中已經申報錄取中發生的問題解決。 一般說來每年此項工作都是由魯明志來主持的,但是今年,一位主管教育的副總理親自來參加了這個會議,他的目的就一個,就是要討論劉瑯的錄取工作。 “魯主任,今年你們的工作很成功呀!發現了一個神童劉瑯,他現在可成了名人,連最高層都知道了!” 這位副總理叫丁偉長,年紀也快七十歲了,一頭銀發,精神還是很好的。 “丁副總理,這個劉瑯的確是個人才,三歲參加高考就考了個全國第一的成績,我魯明志活了快七十歲了,還沒有見過這樣聰明的孩子,不知道你們見過沒見過?” 魯明志看著四周坐著的數十人開了句玩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