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百九十四章 機械加工才是關鍵-《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第(1/3)頁

    要想仿制一種機械,首要的難點就是測不準,尤其發動機是一個精度太高的產品,很多接合部位,軸承,曲軸等細節要求的精度很高,零點幾毫米的誤差都是大的,有些地方只能用顯微鏡看,即便是劉瑯超高的智商也沒有長著顯微鏡眼鏡吧。

    有人說弄那么精細干什么,粗獷一些也沒事。

    普通的機床或許粗獷一些沒事,大不了換個零件就行了,反正也沒幾個錢,比如說當初的AOD電爐,其精細程度還是跟德國的有一定差距,但是起碼可以使用,只是壽命上要比原廠出品差一些,但這點差距對于中國來說是可以忽略的。

    可是發動機不成,在高溫高壓高摩擦的狀態下,一點微小的誤差就會造成巨大的磨損,發動機的壽命會極速下降,發動機就是汽車的心臟,大修一次發動機跟人做一次心臟手術也差不多,基本就是報廢了。

    不僅僅是誤差測不準,還有就是很多結構體,如倒角,曲率,表面粗糙度,這些也不可能測量出來或者難度極大。

    當時有人還提出了翻模,但是翻模最大的題在于公差和容差,任何設計都會留一些余量,這些看似不重要的東西實際極其重要,發動機在運轉時,很多東西會因為溫度和機械運動產生變形,那么就需要余量,要琢磨出余量,只能后期大量的試車,不斷推翻重做上邊的步驟去修正。

    另外還有,就算你能通過精確測量獲得一切數據,你也不可能知道材料的成分,發動機各部位材料是完全不同的,缸蓋,缸體,活塞,曲軸,各部位的物理強度和性能需求不同,選材也是不同的,為了壓榨每一分性能,好的發動機對材料的追求異常苛刻,這樣的材料成分更加復雜。

    但有了數據和材料還不夠,如何加工,加工工藝是什么。

    除了這些以外,最根本的還是我們沒有更好的機床,這是基礎,基礎都不行其他更不用說了。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方方面面都有差距,而是差距很大,得不到全面提升是根本就不要想去弄發動機了。

    劉瑯當然知道這些原因,他也知道光憑自己也不可能把發動機的所有技術搞明白,即便各種理論數據都了解,但沒有工具也沒有用,可他為什么還是選擇了克萊爾教授的發動機專業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