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一個入場的是阜新市實驗中學,這所學校是我市最著名的高校,為國家培養出大批人才,他們英姿颯爽意氣風發,展現出了自己的風貌!” “緊隨其后的是礦務局實驗中學,這所學校擁有強大的師資力量,秉承了礦山工人不屈不撓的精神,他們將會在以后的歲月里創建更加輝煌的生涯!” 聽到礦務局實驗中學這幾個字,劉瑯馬上站了起來看了過去,這是他前世的母校,雖然這一世他從沒有上過小學和中學,可還是對自己曾經的母校有著感情。 走在礦務局實驗中學方隊最前面的那位老師劉瑯都認識,前世教過他,后面跟著的幾名教師中其中一位還是劉瑯前世的初中班主任,前一世的老師這一世卻再無交集,想想還真是奇妙。 初中隊伍入場之后又是小學隊伍,同樣,那所礦務局實驗小學也是劉瑯的母校,里面的老師也認識好幾個。 在這個時代,阜城最好的小學和初中學校就是前面帶著“實驗”二字,阜城市實驗和礦務局實驗這兩所學校,前者是市重點學校,尤其是阜城市實驗高中更加的有名,歷年考入華夏和首都大學的學生八成來自這所高中,剩下的兩成來阜城市高級中學,當年劉瑯就是實驗高中畢業的學生。 至于說礦務局實驗則隸屬于礦務局,只有小學和初中兩部分,高中還在組建中,前世劉瑯聽說高中部要在一九九九年才能成立,礦務局的優勢是有錢,工資待遇比市實驗中學好不少,起碼每年冬天燒煤不用花錢,師資力量的確比其他的學校強很多。 不過到了一九九六年,也就是七年后,劉瑯當時是初三,正面臨中考的時候所有的初中老師在某一天突然罷課了,這件事讓劉瑯記憶深刻,因為在接下來的兩天里整個學校除了學生外沒有一個老師,簡直比過年還高興。 當然,不是因為這些老師搞外國的那一套,而是他們不得已而為之,因為那一年礦務局的煤炭銷量大幅度降低,收入已經無法給數萬職工開工資了,老師們先倒霉,他們幾個月都沒有得到工資,說實話,在在沒錢生活,家里都快揭不開鍋的情況下還能堅持幾個月的時間給學生上課,這就是師德,換成旁人誰能做到? 礦務局體系內的學校老師一起罷課,數千學生無人去管,這件事的確很大,都驚動了省里,后來在市里的協調下給這些老師補發了工資,持續兩天多的罷課這才結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