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從這件事就能看出來,阜城的煤礦在那時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之后更是一年不如一年,到剛進入二十一世紀,礦務局就轟然倒塌,除了幾座產能很大的礦井外其他小礦全部私有化,數萬礦工就此失去工作,阜城的經濟也瞬間完蛋。 數萬家庭的生活隨之困頓起來,但也有一小部分人由此暴富,他們花了很少的錢買下了所謂的小礦,然后雇傭不多的礦工開始挖掘煤炭,可能他們每年的出煤量只有萬噸,但是因為成本很低,每噸煤就算是一百塊錢,年收入也會超過百萬,拋去成本還能凈剩幾十萬,而且那時煤炭價格逐年提高,這些礦主的收入也是蹭蹭地猛漲,一時間阜城路上的豪車都多了起來。 那是阜城的一段心酸往事,也是一道無法恢復的傷口,老礦區的沉陷和枯竭城市轉型的問題始終困擾著這座城市,起碼在劉瑯重生之前沒有任何的辦法。 現在把時間往前推移十年,礦務局的效益還很不錯,起碼他們自以為是這樣,其實在國家那里已經有些撓頭了,那些國家大型煤礦的煤炭價格太高,遠高于國外進口的煤炭,人家的煤挖出來遠涉重洋來到國內后的價格都比你低得多,國家為了保護國有煤礦只能當冤大頭,可是時間長了國家也扛不住,唯一的辦法只有改革,只是現在國家高層還顧慮重重,牽扯到全國數百萬職工的生計問題,高層們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其結果就是最后病入膏肓了。 劉瑯在阜城成立北方工業集團其實就是想改變這件事,通過機械加工替換煤炭能源,只要機械加工能夠真正做起來,那么未來即便煤礦破產了也有了另外一條發展道路。 當然,煤礦自身的問題還要通過自身的改革來解決,既然是改革,必然就面臨著風險,關鍵是如何降低風險這個問題,這需要那些領導者們的智慧。 劉瑯、王振東和孫虎三人悄悄的坐在一所小學的后里,在升國旗的時候他們也站起來跟著所有人高唱國歌,然后又是什么大型團體操節目,從早上八點一直到九點半正式比賽才算開始。 王振東和孫虎以為劉瑯這是在重溫一下童年的樂趣,畢竟他從沒有上過小學和中學,沒有其他學生們應該有的人生經歷,即使劉瑯的成熟和見地遠超常人,但說到底他還是一個只有九歲的孩子,可實際上卻不是這樣,劉瑯來這里不僅僅是為了回味前一世的記憶,更多的還是為了看看他未來的老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