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中俄列車在六十年代初就已經通車了,當時見證了兩國之間那種朋友加兄弟的感情,可惜好景不長,到了六十年代末隨著兩個國家關系惡化,這條鐵路也隨之沉寂下去,甚至一度停止營運。 直到八十年代,這條鐵路才算恢復了正常,尤其是從前年開始,隨著中國的開放和兩國關系恢復,很多“倒爺”從這條鐵路上看到了商機。 蘇聯的輕工業一直是弱項,尤其最近幾年蘇聯內部發生了混亂,很多產業更是萎縮,“倒爺”們就大包小裹的買進小商品,他們用這些東西換取蘇聯的一些特產,比如皮大衣,一件花花綠綠的襯衫就能換一件皮大衣,這些皮大衣拿回國內馬上就能翻上十倍以上的價格,而且供不應求。 很顯然,這是一條致富之路,劉瑯他們上了車頓感親切,半條車都是滿口京味的“老鄉”,當然,周虎這些人對這些“老鄉”沒什么感覺,甚至是有些警惕。 十三個人包下了四個豪華包間,每個包間有四個鋪位,十三個人本是住不下,但他們也不差錢,直接把另外三個鋪位買了下來。 “周大哥,剛才我看你對幾個人很是警惕,怎么?他們是什么人?” 坐在包間里劉瑯突然開口問道。 “好眼力,這趟車的乘客非常復雜,外交人員、外國的旅客,還有大量的商販,不過魚龍混雜,有一些人顯然不是正經人,剛才那幾個人恐怕會在車上搞一些事情!” 周虎回答道。 “搞事情?搞什么事情?” 劉瑯接著問道。 一旁的杜懷義笑了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