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吉米,看來你是有備而來呀!好,我們一起舉杯,慶祝合作成功!”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如何把這些設備運回國內,這個過程也很麻煩,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劉瑯特意從北方工業集團叫來了十幾個人,他們都是裝卸高手,將三套龐大的設備一點點的拆開,然后裝上集裝箱,再通過海運運到滬市港,這一系列下來又過去了一個多月。 這三套設備已經是國內最先進的設備,除了北方工業集團的員工外,其他人連裝都裝不上,就是普通的員工要想完好無缺的裝回去也不容易,好在有劉瑯在,所有的零部件他都了然于心,閉著眼睛都能重裝回去。 價值一億兩千萬美金的生產線被悄悄的安裝進了圣和汽車有限公司內,兩套發動機生產線,一套可以用來改造生產,而另外一套就要被完全拆卸掉,從細節處一步步的逆向工程。 從這個消息很少有人知道,劉瑯帶著自己的技術團隊立刻就開始對生產線研究起來,這個團隊里有北方工業集團的工程師,有華夏工業科技有限公司、華夏大學汽車技術實驗室,以及國內高校中最頂尖的專家,這些人都是被劉瑯邀請過來,被分成數個小組,每一組負責一部分技術的攻關,劉瑯擔任總指揮。 這個發動機研發團隊很有意思,并不是國家出面組織的,只是劉瑯以北方工業集團的名義邀請大學實驗室,相關的科研機構以及相關汽車企業的高級工程師,包括一汽、上汽,還有如萬和集團也被邀請過來。 這個團隊里是有其他企業的技術人員,既然是企業,那就有可能與北方工業集團產生競爭,可劉瑯還是主動把他們叫過來,當然,你也可以不參加,但誰會傻到拒絕呢? 所有小組在技術實現共享,并不是完全共享,而是百分之五十的技術共享,每個研發小組只負責百分之五到十的研發任務,最后可以享受到五成技術的資料。 發動機呀!還是世界上一流的發動機,技術五成共享,就是說其他企業的技術人員也可以掌握和整套設備一半的資料,劉瑯是傻子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