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彈劾-《奮斗在晚明》
第(3/3)頁
張居正休息了片刻這才重新開始翻看奏疏,票擬意見。
他習(xí)慣了事必躬親,每一本奏疏都要親自票擬意見。便是今年三月回荊州老家葬父時,重要的奏疏仍會由專人送到荊州供他閱覽。
但張居正畢竟是血肉之軀,如今又上了年紀,漸漸覺得精力不濟,有些力不從心。
有時張居正也會覺得迷茫,但迷茫過后還是會毫不猶豫的把精力放在處理政務(wù)上。
皇帝陛下年少,若是他不能替君分憂這朝政還不得一團漿糊?
何況新政剛剛推行,有許多事情突發(fā),除了他還有誰能解決這些事情?
翻看票擬了十幾本奏疏,張居正漸漸進入了狀態(tài),猶如老僧入定一般。
忽然他翻看到一本戶科給事中彈劾他的奏疏,眉頭不由的蹙起。
打開奏疏來看,只見沈綸言之鑿鑿,繪聲繪色的描述了武昌伯父子聯(lián)合張家侵吞民田,為惡鄉(xiāng)里的“事實”。
張居正又氣又笑,心道這些言官們真是吃飽了沒事干,捏造出這等惹人發(fā)笑的事情。
最可笑的是,他仿佛連對話細節(jié)都了如指掌,這么厲害怎么不上天呢?
要說家人跋扈一些,張居正是信的。但絕不可能做出侵吞民田的事情。
張家在荊州的土地不少,但大部分都是親戚族人,以及一些同鄉(xiāng)投獻的。
張家的土地免繳賦稅,那些人自然愿意把土地掛靠在張家名下。
但那僅僅是掛靠而已,張家只象征性的向這些“新佃戶”收取微薄的租子,這難道也算侵吞民田嗎?
更可笑的是,這沈綸說武昌伯父子在武昌城外侵吞民田是想修建一座別業(yè)送給張家,試問張家要武昌城外的一座別業(yè)作甚?
武昌伯的長子張居正確實見過,但那是他返鄉(xiāng)時武昌伯派來的,僅僅是出于禮數(shù)。同樣前來江陵張宅的權(quán)貴不下幾百人,難道這些人都是借機向他張居正送禮的嗎?
這個沈綸真的是太過分了!
按照正常的流程,奏疏票擬之后要送到司禮監(jiān)批紅。但張居正決定跳過這個環(huán)節(jié),親自把奏疏送到皇帝陛下手中,讓陛下來斷一斷他張居正究竟有沒有授意武昌伯父子侵吞民田!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