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降下圣旨-《奮斗在晚明》
第(2/3)頁
其實按照他的意思,盧家的人犯了兩項重罪,全部拖出去砍頭就是,何須這么麻煩?盧家的女眷就不是盧家的人了嗎?
但既然張居正說到這個份上了,他也不好拒絕,便順著話頭道:“先生說的不錯,朕也覺得應該這么處理。小安子,速去準備筆墨,朕要擬旨!”
小安子便趕忙去準備明黃色的絹布,另有人將筆墨備好。
萬歷皇帝端坐案前,提筆蘸了蘸墨,在絹布上提筆疾書。
意思都是張居正的意思,朱翊鈞不過是把這些意思搬到圣旨上罷了。
他很快就將圣旨寫好,叫張居正看了一遍。
張居正頻頻點頭:“陛下的書法又精進了。”
朱翊鈞紅著一張臉道:“先生謬贊了,朕......朕平日里閑來無事,便喜歡練練字。”
張居正心中一沉,他是不是對小皇帝管的有些太嚴了?是不是應該給予小皇帝適當的自由?
當然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張居正畢竟是首輔,要對全天下的人負責,而不只是對萬歷皇帝一人。
雖然他這個學生天資聰穎,但畢竟才十四歲。
十四歲這個年紀正是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絕不能在這個時候出問題。
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觀念不正,可能禍及一家。皇帝若是觀念不正,那就要禍及一國了。
“陛下,旨意既已擬好,便下發六科給事中吧。”
一般的奏疏要走票擬批紅的程序,一套程序走完才算批閱完畢。但有些情況也有例外,譬如皇帝親自批閱奏疏后直接發到六科給事中謄抄,然后降下旨意。這就等于繞過了內閣和司禮監。
這也是皇帝的權力。
只不過因為萬歷皇帝朱翊鈞年幼,很多情況都由內閣和司禮監代勞,從來沒有行使過這一項權力罷了。
但沒有行使過不代表這項權力不存在,張居正這么一提朱翊鈞直是大喜。
雖然圣旨的內容還是張居正敲定的,但畢竟是他繞過內閣與司禮監獨自降旨。小小的進步也是進步,至少在外朝的許多臣躬看來,這是皇帝勤政的體現啊。
“恩,便如此辦吧。來人吶,把圣旨傳到六科給事中,若無異議謄抄留底后即刻派人到荊州傳旨!”
通常情況下,六科給事中具有圣旨的駁斥權。但絕大部分情況下他們是不會行使這一權力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