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當赴雅集-《奮斗在晚明》
第(1/3)頁
(ps:感覺書友柔之虎,書友l599xl再次的100幣打賞~預(yù)告一下,本書十一月一號上架~)
其實文人的圈子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并不比商賈高雅多少。只不過文人假借詩詞、文章來造聲勢,顯得格調(diào)高一些罷了。
商賈逐利,文人追名。難道追名的就比逐利的天生高一等嗎?
拿晚明來說,東林黨不比商人可恨多了?
當然,要想在這個時代有所作為,是必須入仕的。
手中沒有權(quán)柄,說的再多也是空談。
寧修既然決定了要考科舉,就免不了和這些文人接觸。
而文人之間接觸的最合適場合就是詩會雅集了。
張懋修之所以選擇在此時辦雅集自然是有道理的。
科試臨近,正是造勢的最佳時機。
若能在此時出盡風(fēng)頭,對科試的成績肯定有加成。
說到底,科試不似鄉(xiāng)試那么正規(guī),成績?nèi)珣{教諭一句話。
而人都是會被輿論影響的,教諭也不例外。
如果一個本縣乃至本府士子都交口稱贊的大才子未能順利通過科試,獲得鄉(xiāng)試的資格,這個教諭肯定會被讀書人的吐沫星子淹死。
當然,前提是這個大才子不能是繡花枕頭,必須要有真才實學(xué)。不然要是純粹吹出來的,教諭也不可能昧著良心讓他通過。
混讀書人圈子的,大多有點真才實學(xué)。畢竟學(xué)問這東西包裝不了,肚子里沒點墨水只能被人嘲笑。
寧修當然不擔心這方面的問題,小秀才留給他的底子本就不差,加之他這些日子一直勤學(xué)苦練,文章水平上升了一大截。
最重要的是,他肚子里有好貨啊。
雅集比的是什么?自然是詩詞耳。總不能一邊飲著酒一邊寫篇八股文出來吧?
要比詩詞,寧修也不是針對誰,他絕對秒殺江陵乃至荊州的所有士子。
開玩笑,寧修畢竟是穿越客啊,詩詞還不是信手拈來?
張懋修辦這個雅集完全不是為了自己。張懋修是什么身份?那是當朝首輔張居正的三子,是絕對的極品官二代。
說一句不客氣的話,張懋修參加的那科考試絕對是頭名,除非主考官不想混了。
而且張懋修也是在順天府參加鄉(xiāng)試,并不需要在荊州造聲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