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四維又驚又懼。他想不明白,自己那么夾著尾巴做人,為何張居正還是容不下他? 他也沒做得罪張居正的事情啊。 若要硬扯,便只能說張居正懷疑他的背景了。他是地地道道的晉人,自然代表了晉商晉黨的利益。而張居正則是楚黨的代表。 莫非張居正擔心晉黨勢大,威脅到了他楚黨的安全? 想到這里,張四維不禁后背冒出虛汗來。 這確實說的過去。 畢竟晉黨在朝中勢力僅次于楚黨,而張四維本人又是次輔,僅僅排在首輔張居正之后。 任何一個政客都會對自己身后的人心生警惕。 張四維思前想后,發現他確實是最能威脅到張居正政治地位的人,這點便是他如何掩飾都改變不了。 那可該如何是好? 這場疾風驟雨來的如此迅猛且沒有任何征兆,怕是張居正不會善罷甘休吧? 主動辭去次輔職位?這當然不行。 張四維不是不能做出讓步,但政治地位是不能輕易讓出的。否則整個晉黨將樹倒猢猻散。 那么便只能在晉商上動動刀子了。 雖然張四維十分不忍,但這確實是眼下唯一可行的方式。 聰明的人總能在事情惡化之前找到最優的解決方法,張四維認為自己找到了。 ...... ...... 張四維讓步了。 這無疑是近來最讓張居正高興的一件事。 他此前一直擔心針對晉商加收鹽稅會引起張四維的強烈抵制,但通過一番試探他發現張四維根本沒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硬氣。 事實上,張四維在自己飽遭彈劾的時候果斷選擇了丟車保帥。 他丟的車便是晉商。 張四維主動提議對晉商加收專門的鹽稅,并對張居正的收稅方案表示全盤支持。 至于申時行,自然沒有什么主見,首輔和次輔都同意的事他怎么可能反對。 內閣三人全票通過,天子便降下圣旨交付六科。 六科自然也不會捋天子的龍須,圣旨正式降下,晉商一片嘩然。 身為晉黨魁首的張四維竟然支持這個對晉商盤剝至極的稅收方案,在晉商眼中張四維就是個叛徒! 不少給張四維送過冰敬炭敬銀子的都開始對其破口大罵,恨不得在背后戳斷這廝的脊梁骨。 如此強烈的反應似乎有些不可想象,但細細想來卻不難理解。 商賈有奶便是娘。 他們之前之所以毫不猶豫的支持張四維,只是因為張四維是晉人,可以給他們利益。 但現在張四維竟然跳反,磨刀霍霍指向父老鄉親,如此之人難道不值得唾棄嗎? 別管張四維有多么多的難言之隱,有多么多的苦衷,在晉商看來他就是個叛徒。 不過晉商畢竟不可能影響張四維的政治生涯,最多是名聲受損一些罷了。 在張四維主動示好后,張居正也做出了表示。 此前如疾風驟雨般彈劾張四維的奏疏終于停了。之前送至內閣的奏疏也盡數被壓下,已經送至御前的奏疏則留中不發。 這些當然就是張居正的一句話。 至于那個痛罵張四維和晉商的韓正,則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 明代士子大多數都有著一種鐵骨錚錚的情結。他們敢于直言諫上,敢于冒犯天子。凡是被天子責斥廷杖的都似英雄一般。 責斥痛罵次輔雖然不比罵天子轟動,但也絕不是常人可做出的。 這下韓正的名字在湖廣士林圈子是真的火了。 至于寧修自然也是英雄。 眾人都知道韓正之所以可以從詔獄出來,全是因為寧修前去求見了首輔張居正,由張居正出面斡旋。 若非如此,堂堂次輔怎么可能輕易的向一些舉子低頭。 至于個中細節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不過這并不要緊,英雄就是英雄。 韓正也對寧修表示了感謝。說來他比寧修早一科,上次會試落榜,這次再來京師赴考。因為痛恨晉商晉黨所為,便痛罵了張四維和晉商。 比起救出韓正,寧修更高興的是朝廷終于對晉商動刀子了。 這是一個很好的信號。 殊不知這些商賈個個都有群體抱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