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申時行嘴唇翕張,拱了拱手淡淡道:“為師亦還禮。” 看這架勢確是以業師自居了。 “今日,為師講的是君恩。” 聽到這兒幾乎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明代士大夫喜歡辯經,常常與人一辯一夜。即便申時行不講心學,也可以聊聊儒家經典嘛,好端端的講什么君恩? 換句話說君恩可怎么講吶。 以臣議君,可是大忌。 好在申時行論的是君恩,還少些忌諱。 即便如此若是被有些人利用亦會十分狼狽。 “諸位都是國子監的監生,是大明著力培養的人才。” 申時行開篇的一句話就石破天驚。 那些監生紛紛都漲紅了臉,恨不得將頭埋下去。 這句話他們自己都不信。 若真是朝廷著力培養的國之棟梁,那么為何不能做到五品以上的高官,為何要低那些進士出身的官員一頭? 申時行卻不管這些,自顧自的說道:“諸位自該潛心求學,爭取早日報效君恩。” 申時行稍頓了頓,繼續說道:“眼下朝廷打算編修史料文集,翰林院人手不夠,打算征幕一批書辦幫忙,諸位若是有意大可踴躍報名。” 尼瑪,眾人聽到這里才是如夢方醒。 原來申閣老根本不是來講學的,是來替翰林院招人的! 編修史料文集,這個名頭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卵用。 因為功勞都是翰林院那些修撰、編修老爺的,底下的書辦基本撈不到什么好處。 等于他們累死累活忙里忙外,最終看著別人累功升遷,這樣的傻事有誰會去做? 更何況......書辦可是吏啊。 他們便是再不濟,一旦業滿也能分個小官當當,總比當吏強吧。 現在當了吏將來會不會影響當官?這顯然是國子監監生們最為關注的事情。 申時行見監生們面露異狀,便掃了眾人一眼。 稍稍壓下監生們的情緒,他繼續陳言。 “怎么,有什么問題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