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殿試(上)第三更-《奮斗在晚明》
第(2/3)頁
這一日天剛蒙蒙亮,新科貢士們便匯聚在紫禁城外等待禮部官員引領,進入宮中參加殿試。
他們中有不少人是出自書香門第,對于這種大場面并不懼怕。但也有不少人出身寒門,臨近入宮面色都變得慘白如紙。
寧修和劉惟寧站在隊伍正中,面色淡然。
對于他們來說,目的早已達成,余下的便是履行完儀式罷了。
三月的北京已經不那么寒冷,但清晨仍然帶著絲絲涼意。
眾貢士都覺得有些許不適,盼望著可以早些入宮,這樣走動起來也就不那么涼了。
終于,禮部官員宣布眾貢士入宮赴殿試。
皇門大開,一眾士子隨著禮部官員魚貫而入。
他們臉上或多或少洋溢著喜悅,紫禁城對于他們大多數人來說都太陌生了。突然間看到如此金碧輝煌的處所自然讓人心潮澎湃。
那朱紅色的宮墻,金黃色的琉璃瓦,斗拱飛檐都讓他們血脈噴張。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這是他們的夢想。
進了皇宮,道路兩側都立著內監。
一些貢士好奇之下難免朝這些閹人望去。他們本以為閹人與他們有很大不同。
但仔細看下來,發現閹人除了面白無須外與他們并沒有太大的分別,不由有些失望。
明代的紫禁城很大,也分為外朝和內宮。
外朝是皇帝臨朝和處理政事的地方,內宮則是供天子起居生活的。
當然這只是名義上,具體實行起來全看天子的意思。
譬如世廟老爺嘉靖帝在時,索性搬出了紫禁城住進了西苑煉丹求仙。
又譬如武廟老爺正德帝,在西華門外建了一個豹房,毫不猶豫的住了進去。
本朝皇帝萬歷陛下比起那兩位算是好的了,雖然后期宅了一些但也是宅在內宮,在內宮召見一些重要閣臣詢問政事而已。
當然眼下的萬歷皇帝儼然一副圣天子的架勢,十分的勤政。一應大典朝會都會準時參加。
這其中固然有張居正張首輔督促的作用,也和小天子年輕分不開。
后期萬歷之所以不上朝,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染了腿疾。
像舉行殿試這種大事,萬歷皇帝自然要親臨。
按照首輔張先生的話說,這是履行天子取士的義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