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進到縣衙后衙書房后,寧修單獨把戚文喚到身邊道:“吩咐你的事情辦的如何了?” 戚文抱拳道:“回稟大人,屬下已經辦妥!” “好!” 寧修直是大喜。 原來他在十幾日前就命戚文招募人手編練新軍。當然他是地方文官不能掌軍,新軍得換個名義,便叫團練鄉兵。 這就合乎規矩了,縣令也是可以招募編練鄉兵的,畢竟要防寇防匪。 實際上寧修打算按照戚家軍的標準訓練他們。 最初生出這個想法寧修只是為了防范海寇襲擾,現在卻有了把新軍派到烏豬山島上的想法。 一來烏豬山島距離香山縣不算遠,適合輸送人員。二來他確實迫切需要一個自己的港口。不然總從壕境借道是受制于人的。 寧修準備等烏豬山島發展起來的便慢慢淡化壕境的作用。 至于出海嘛可以從珠江口。此處雖然不能作為港口供大船長期停靠使用,但用小船出海行船,短暫停靠還是可以的。 寧修可以將大船停放在烏豬山島,卸貨裝貨都在此島。之后把貨物用小船運輸到岸上。整個流程緊湊一些的話,并不會被發現。 即便被發現也不要緊,萬一朝廷問起來,可以說是去視察海況,防范海寇。 畢竟剿寇的捷報報上去,烏豬山島的名字肯定要出現的。 小船出海是以防范海寇的名義,這樣寧修便不必擔心御史的彈劾,可以光明正大的去南洋經商了。 “兵卒共招募有一千五百人,皆是本地礦工、力棒,無妻兒老小。船只買到了三艘,兩艘是大號福船,一艘是小福船!”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