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巡按御史-《奮斗在晚明》
第(3/3)頁
不過有一點是極好的,他可以和寧修重聚了。
寧修現在在廣東任按察使,又兼著香山縣令的職位。
張懋修巡查的區域是整個廣東布政司,故而是肯定可以和寧修相見的。
自京師一別,二人已許久不曾坐在一起敘話。雖然他們仍然保持著書信往來,但那種感覺和面對面的閑聊還是很不一樣的。
張懋修把這個消息告訴父親后張居正并沒有多說什么,只囑咐張懋修一定要低調做事,不能有跋扈的行為。
對于父親的教誨張懋修自然牢記于心。
他也知道現在天下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他,就盼著他出錯。
只要張懋修出錯,這些人就可以理所應當的把罪責歸結到張居正的身上。
張懋修當然不會做出坑爹的行為,他要以上古先賢的標準要求自己,不讓任何小人有可乘之機。
張懋修從吏部辦了手續后便坐著馬車離京去往廣東。
現在還是九月,若是趕得快些還能在過年前抵達。再晚一些走怕就要萬歷十年才能到了。
為了方便張懋修決定先走一段運河,等到了揚州再走陸路去廣東。
其實坐船走海路要便捷的多,從天津到廣東不到一個月就可以。但此時大明畢竟沒有全部放開海禁,還沒有天津到廣東的線路,張懋修也只能忍一忍顛簸之苦了。
好在一路上還算順利,他也在年根前抵達了廣州府。
作為巡按御史,是不能住在地方衙門里的,而要住在單獨的察院。
據說這是為了防止御史接受地方官的賄賂從而被腐化。
但仔細想一想,地方官要真的向御史行賄,住的遠一些就不會了嗎?
但這畢竟是規矩,張懋修也不會破壞。
廣州知府備下的察院是一座三進的院子,里面小橋流水,假山堆疊,精致的無以復加。
這足以見得地方官對巡按御史的畏懼。畢竟御史一句話就能讓地方官的考評降等,甚至直接丟了烏紗。
廣州知府雖然是四品,巡按御史雖然是七品,但他仍然要對張懋修恭敬有加。
何況張懋修是張居正的兒子,那就更需要像侍奉親爹一樣侍奉他了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