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朝議-《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2/3)頁
朱由檢讓王朋帶著一隊士兵去找匠人,自己則帶王慕九等人去為水泥廠選址。他本來希望拉一些股東,共同投資,但考慮到水泥是新鮮事物,別人恐怕不會相信自己這還未成年的王爺,只好自己**投資,不過,**投資也不錯,獨家經營,利潤肯定會高一diǎn。
王朋很快就在軍戶中找到一些燒制的工匠,朱由檢親自給他們進行培訓,讓他們掌握燒制水泥的基本方法。為了防止技術泄密,朱由檢除了給工匠們開出每月二兩銀子的高工資外,還和他們簽訂了終身合同和保密合同。
依法辦事,是朱由檢追求的社會目標,他要以身作則,從我做起,逐漸在大明推廣法制。
大明的第一條水泥路,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條水泥路,是從軍校到東直門,經朱由檢親自游說,由戶部出資。為了感謝戶部實際上為自己的水泥做廣告,朱由檢決定,降價三成,并且派遣技術人員指導水泥的澆灌。現在的水泥路,比后世簡單多了,路上不會有重型車輛,只有馬匹、馬車、獨輪車和行人等,路面不用太厚,5公分即可,而且混凝土中也不需要鋼筋。
水泥路通行的日子,朱由檢命令修路工人掀開蓋在路面上的稻草,沿途數萬人圍觀。為了增加廣告效應,讓更多的人體驗水泥路的好處,朱由檢從奮武營中抽調部分士兵,或騎馬,或趕車,在萬眾矚目中展示水泥路的雄威。
寬闊的水泥路,可以并排行駛的四輛馬車,或者八匹駿馬。奔騰的駿馬、疾馳的馬車、歡呼的人群,為水泥路做了免費而又影響深遠的廣告。
圍觀的百姓在士兵們的邀請下,也加入步行者的行列,親身體驗著這亙古未有的寬敞大道。
轟動京師的水泥路,連朱由校都驚動了,他在乾清宮召見了朱由檢。在朱由檢的印象中,這好像是自己第二次被皇兄正式召見,上一次是被封為信王的時候。
“五弟,你造的什么水泥路呀?”其實朱由校對水泥路并不了解,他只是在大臣和太監們的議論中,才知道水泥路的存在。
“回皇兄,臣弟偶然從煉鐵和煅燒石灰中,發現了水泥的制造方法。”朱由檢當然不能實話實說,有時候,善意的謊言,可以避免一切障礙,反正,朱由校又不知道煉鐵和煅燒石灰是怎么回事。
“六部的官員對水泥路大加贊賞,他們可是很少有一致的意見呀!哈哈!”朱由檢的出色讓這位很少關心宮外的皇帝也是十分高興,“五弟,你說說看,水泥路有什么好處?”朱由校根本不關心水泥的制造,有時間關心水泥,還不如多做幾套桌椅。
“皇兄,水泥做成的路面,極為平整,馬車在上面行駛不會不顛簸,此外,道路通行也不受雨水的影響。”朱由檢喝了口茶,發現朱由校今天聽得很認真,便向皇兄推銷起水泥路:“如果大明的官道都鋪成水泥路,軍事物資的運輸,將會大大加快,比如,長城一線運輸的軍用物資,將縮短一半時間,還不受雨水、天氣的影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