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火速歸營-《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2/3)頁
都不好意思了,“畢總監,技術慢慢研究,還是先填飽肚子吧,我的肚子可是都抗議了。”
畢懋康不及回答,劉一飛趕緊接下來,“那是,那是,先吃飯,技術慢慢研究。”隨后他
一揮手,讓傍邊的雜役趕緊上菜。
“殿下,這槍如果造出來了,將會讓大明的火繩槍前進一大步。而且,火繩沒了,也不能
再叫火繩槍了。”畢懋康喝酒吃菜時,依然保持著興奮勁,總是忘不了火繩槍的革新。
“那畢總監給起個名字吧!”朱由檢不想爭功,畢竟現在只是有了原理,真要研制成功,
畢懋康他們一定會付出艱辛的努力。
“殿下,這槍是由殿下你提出來的的,應該由殿下你來命名。”畢懋康也不是十分看重
名利之人,他是工作狂,醉心于研究工作,享受成功的快樂。
“劉主管,你看?”朱由檢轉向劉一飛,希望劉一飛勸說畢懋康。朱由檢也不是看重名
利的人,他的目標,是為大明挽狂瀾于既倒。
“還是有殿下命名吧!這些新技術都是殿下提出的。”劉一飛完全沒有領會朱由檢的意
圖,反而拍起了朱由檢的馬屁。
“那我就試試吧。這種槍diǎn火是因燧石而起,當屬燧發槍,這是與火繩槍的區別。它是
由畢懋康領銜研制,就叫畢氏燧發槍吧。”在眾人的又一次驚訝之中,朱由檢輕笑:“不過,
畢總監,你得先把槍造出來,只有研制成功了,才會有畢氏燧發槍。”
“多謝信王殿下。我一定用一生的時間,為大明火繩槍的研制添磚加瓦。”畢懋康大汗,已
是離席,叩拜在地。后來他果然編撰了大明第一部記載火器的圖書《軍器圖說》。
“起來吧,畢懋康。這是你應得的功勞。”朱由檢暗嘆,這古人太重名聲,一個命名就
讓對方感恩戴德。這還是不太重名利的畢懋,要是換成更加重視名聲的儒生……不過,這的
確是畢懋康該得的,燧發槍本來就是他發明的,只不過自己的穿越,提前diǎn時間而已。
“有了信王殿下的指導,大明神機營一diǎn會更加強大,令北方的游牧部落聞風喪膽。”
劉一飛是火器局主管,同時也是火器方面的通才,對大明的火器當然了如指掌,剛才聽到朱
由檢說,燧發槍能將發彈間隔提高到二十秒,他也吃驚不小。在戰場上,有時候一秒鐘就能
決定戰爭的勝負。
“但神機營還是難以**成營呀!”朱由檢知道大明的現狀,神機營的槍手面對的是密
集的建奴騎兵,發彈間隔長,在騎兵面前,他們絲毫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難道燧發槍也不行?”畢懋康對燧發槍倒是很有信心,但他畢竟是文官,只會研究槍,
從來沒有上過戰場,根本不知道建奴騎兵的情況,“女真不過萬,過萬無人敵”。
“也不一定行。”朱由檢知道,火繩槍真正**成軍的時候,是能連發的槍的出現。但連
發的槍,子彈速度快,用偏軟的鐵作彈頭,很容易炸膛,必須用紅銅作彈頭。可大明紅銅的
產量很低,而且幾乎全部用作貨幣流通,根本不可能有大量的紅銅制造彈殼,而且,即使有
紅銅,現在也造不出能連發的槍。朱由檢驀然靈光乍現,炮彈。炮彈的體積大,可以用鐵作
彈殼,只要增加到足夠的厚度。大明現在的炮彈都是實心彈,主要靠撞擊摧毀目標,對人員
的打擊能力非常有限。一旦給炮彈裝上火藥,通過爆炸來攻擊對手,威力必然大大增加,如
果多炮齊射,甚至能炸毀城墻。
“我要去看望制造炮彈的工匠,劉主管安排幾位制造手雷的工匠一道,隨我前去。”事
不宜遲,朱由檢匆匆吃過午飯,也不休息,就和畢懋康等人告別。劉一飛也不覺得奇怪,他
好像適應了朱由檢的跳躍性思維。
在制造炮彈的生產單元,朱由檢看到的果然是實心彈,沒有火藥,炮彈當然無法爆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