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5章 山東府兵-《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2/3)頁

    大明的府兵制,已經走到盡頭,與朝廷現在的經濟狀況也是不開的。

    大明的土地越來越集中到宗室和文官的手中,在大明這些擁有大量土地的人,是不用納稅的,一些普通的農戶,為了避稅,往往將土地掛靠在讀書人的名下,加上東林黨一再阻撓朝廷征收商稅,使戶部的收入銳減。但朝廷的支出卻在增加,光遼東的軍費,就已經超過五百萬輛,擠占戶部的絕大部分開支。

    現在朝廷根本沒有銀子支付府兵的軍費,沒有軍費,府兵就不能從事訓練,就沒有戰斗力。

    大明北方的九邊重鎮需要有戰斗力的軍隊對付建奴、蒙古的騎兵,軍費都撥到邊鎮,特別是遼東。沒有戰斗力的府兵當然得不到軍費,這已經是一個死結。

    自從“土木堡”之變后,內閣和兵部都意識到,打仗,府兵是靠不住的,于是開始從全國募兵,開創了大明的募兵制。

    這些募集來的士兵,士兵被稱為戰兵,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軍”,而府兵被稱為“兵”,軍和兵的區別,不僅在字面上,他們的待遇也不一樣,“軍”是能領到更多的軍餉,雖然這軍餉也不是足額的。有了軍餉,士兵們就可以脫離生產,專門從事訓練,因此“軍”的戰斗力與“兵”相比,還是有所提高的,現在大明有戰斗力的軍隊,都是“軍”,比如遼東、京師以及北方其他軍鎮的士兵,都是“軍”,也就是戰兵。

    募兵制的出現,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但府兵的弊病卻沒有革除,現在全國有超過一百萬的府兵存在,他們沒有軍餉、沒有收入、沒有訓練,說他們是農民的話,他們基本沒有土地,也沒有人生自由,必須生活在軍籍指定的地方,不管日子過得多么貧困;說他們是軍人,也不是,他們沒有軍費,也不會參加任何的軍事訓練,根本沒有任何的戰斗力,山東十幾萬府兵,在兩千倭寇面前望風而逃,就可見一斑。不僅山東,全國的府兵都差不多。

    朝廷雖然因為北方的軍事壓力,不得已在全國募兵,但府兵卻沒有解決,實際上,朝廷中誰也不會關心他們,在文官的眼中,他們是賤民,根本不值得考慮;在武將眼中,這些士兵沒有戰斗力,只會要軍餉,給軍隊抹黑,他們不屑于為府兵考慮出路。

    在朱由檢看來,眼下朝廷經濟困難,無力向他們支付足額的軍餉,朝廷也不指望他們打仗,但出路總是要給的,哪怕就像后世的下崗工人,國家無力將他們養起來,但可以給出政策,讓他們自謀出路,也是好的,不至于讓這些本來應該保衛大明的安全的人,反而成為社會上的歲時可能爆發的炸彈。

    但朱由檢現在僅僅是奮武營的指揮同知,信王的頭銜只是虛銜,沒有絕對的權力和權威,要想改變這幾百年來留下的毒瘤,根本不可能。

    “原來殿下已經知道……”李元不是武將,不好對軍務指責過多,只好順勢推到朱由檢身上。

    朱由檢是信王,皇帝的親弟弟,如果他要整頓軍務,那是皇家的事,有皇家作后盾。自己只是七品知縣,在大明朝廷,根本不入流,如果自己干涉軍務過多,觸犯某些人的利益,死了都不知道對手是誰,那些敢吃空餉的人,可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主。

    朱由檢也知道李元的品級太低,根本沒有能力撼動大明的府兵制度,他不想為難李元,便和秦永年告辭回營。

    “殿下,天色還早,去我營房坐坐吧!”年輕的朱由檢指揮奮武營,游刃有余,秦永年早就有一肚子話要問朱由檢了,在奮武營,朱由檢是他的下屬,加上平時朱由檢也不是難相與的人,所以秦永年對朱由檢也沒什么特殊的禮節,就像普通的上下級關系。

    “我正好沒有早睡的習慣。”朱由檢也有話要對秦永年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