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福王朱常洵-《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1/3)頁
“幾位叔王爺不是都在封地嗎?”
明朝的王爺,一旦成年,就必須去封地,沒有皇帝的詔書,不得回京。
只有福王朱常洵是個例外。
朱常洵是萬歷皇帝的小兒子,朱由校和朱由檢的小叔,特別受到他老爸萬歷皇帝的寵愛。萬歷皇帝準備將皇位傳給朱常洵,但朝中的大臣們以“朱常洵不是長子”為由,堅決不同意,要求萬歷皇帝將皇位傳于長子,也就是朱由校與朱由檢的父親朱常洛。
為這事,萬歷皇帝與大臣們僵持了幾十年,一直不立太子,萬歷皇帝也是幾十年不上朝,專門躲在宮中造人,但朱常洵一直待在京師,美元去封地。直到萬歷皇帝病重,他的雄心已經被大臣們磨平了,才立了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洛在萬歷皇帝駕崩以后,成了大明的景泰皇帝,福王朱常洵也不得不去了他的封地洛陽。
“恐怕皇帝已經下過旨,召幾位叔王進京了。到時候,殿下少不得去拜謝幾位叔王。”
婉兒就是好,不但將朱由檢伺候得舒舒服服,還能當個內管家,讓朱由檢集中精力,從事自己的救明大業。
大明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二月六日,是朱由檢十六歲生日,也是朱由檢迎娶王妃周玉鳳的日子。
一大早,王慕九就帶著一群大士兵在信王府忙碌著。其實,也沒什么可忙的,一應禮儀都是宗人府打diǎn,連彩禮都是宗人府出的。周玉鳳的新房早就裝飾一新,整個信王府到處都是大紅的喜字和燈籠,比新元還要熱鬧。
等待王妃過門是很無聊的,如果這時候如果有縱橫,朱由檢一定選擇去縱橫找本歷史看看。
新郎官朱由檢沒什么事可做,只得陪著幾位從封地趕回來的叔王爺聊聊天、喝喝茶。
“賢侄,聽說你在京師辦了水泥廠、紅磚廠啥的,賺了不少吧?我衡州多山,物產貧瘠,百姓生活困苦。什么時間去衡州辦些水泥廠什么的,讓衡州的百姓也能過上好日子?”
桂王朱常瀛最早回到京師,對朱由檢的胡作非為十分驚訝,這小子怎么像年青時的自己呀?又是水泥紅磚,又是進入軍營,又是山東滅倭,他到底哪來的本事?不過,別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賺銀子。
“桂王叔,要讓水泥廠修道衡州,現在恐怕不行。生產出來的水泥沒人買呀!這水泥的生產,是需要大量的本錢的。”為衡州的百姓?朱由檢寧遠相信媒婆的嘴。他當然希望將水泥廠推向全國,在大明修筑大量的水泥路。
但現在不是時候。水泥商業價值的開發,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且現在也沒人愿意花錢修水泥路。“不知道桂王叔能否說動湖廣布政使,或者當地的商人大戶,修筑一條從武昌到長沙的水泥路?”
“修筑水泥路到底有什么用處?”朱常瀛知道,要說動湖廣布政使,實在太難。但說動當地大戶名流,還是有一定的希望。但至少,要知道水泥路的用處,要不,怎么向別人兜售水泥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