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高迎祥斷指明志-《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1/3)頁
“難道朝廷沒有儲備糧食嗎?”打死高迎祥,他也不會相信,真沒有糧食,那皇帝、百官吃什么?
“大明的糧食產地,在湖廣、中原、和遼東。今遼東戰亂,糧食不僅不能生產,前線將士還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中原地區因為大量征兵,補充遼東前線,糧食生產也不穩定。”
“那湖廣生產的糧食泥?”在高迎祥的眼中,他身邊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他可不管什么皇帝、百官。
“湖廣生產的糧食,連維持遼東前線的軍隊都困難。”朱由檢說的是實話,大明的糧食供給的確非常緊張。
“那先將儲備糧運來陜西,救民于水火。”高迎祥的眼里只有身邊的百姓,而且,百姓手中沒有存款,他們的生活是最容易受糧食供給限制的。
“如果你是皇帝,你會將儲備的那一diǎn糧食分給陜西的災民,讓遼東前線的士兵餓著肚子打仗?讓建奴越過長城,直逼京師?”
“那陜西的百姓,真的無路可走了?”高迎祥想了很久,也理不出頭緒。
“辦法也不是沒有。”朱由檢準備了一顆餌料,等著高迎祥來吞,“全國各地有一些余糧,可以收購,運來陜西。”
“那就去全國各地收購,只要能救百姓,我高迎祥萬死不辭。”高迎祥還真的是甘心百姓孺子牛,不過,他關心的只是身邊的百姓,他的鄰居、部屬,而不是整個大明的百姓。
“高將軍是否知道全國哪兒有余糧?價格幾何?何時能運到陜西?陜西的百姓又能否等得及這下鍋之米?”朱由檢拿起方凳上的茶壺,先給高迎祥斟了一杯,剛剛七分,又給自己斟了一杯,卻是十一分,茶水都溢到方凳上,“這做事就像是斟茶,得有個度,過猶不及。”
如果真的沒有糧食也就罷了,偏偏有糧食,卻無法運到陜西,聽得到,吃不著。就像小時候吃紅砂糖,卻沾在鼻子上,舌頭舔不到,撩得高迎祥心如火燒,頭上都冒汗了。
“……”
“做這事必須要朝廷,朝廷各地都有官員,很容易查出何地有余糧。”朱由檢淡淡地看著高迎祥,“但如果全國都有兵患,朝廷還有精力去收余糧,運往陜西?放眼全國,只有朝廷,才能解救陜西百姓。”
“這……那……只要朝廷能救陜西的百姓,我愿意率部歸降,我高迎祥也甘心伏誅。”高迎祥猶豫了片刻,毅然下定決心。
“伏誅?此事等會再論。本王倒有一個主意,既不影響大明抗擊遼東建奴,又能讓陜西百姓有糧可食,高將軍幫著參詳參詳。”朱由檢拋給高應祥一個微笑,就像他們是煮酒論道的老朋友。
高迎祥的確是朱由檢的老朋友,后世的歷史上,就是高迎祥的起義軍被李自成接管后,推翻了大明,朱由檢也被迫在萬壽山自殺殉國,所以,朱由檢對高迎祥刻骨銘心,但高迎祥卻不認識朱由檢,如果不是雙方對弈關中平原,高迎祥都沒聽說過這名年輕的王爺。
“愿聞其詳。”高迎祥想到自己即將伏誅,家中的老人無人照管,心中升起一股無名的悲哀,精力開始渙散。
“本王組織全國的富商,來陜西開辦工廠,工廠生產的產品可以銷往全國。陜西的百姓,來工廠做工,賺取酬勞,然后用這些酬勞購買國家的儲備糧,而朝廷得到這些銀子,再去全國購買余糧,補充儲備糧。這樣,陜西的百姓有了酬勞購買糧食,朝廷也不會損失給遼東前線的儲備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