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28章 三位尚書-《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3/3)頁

    其實,李春燁比黃立極更明白,但在朱由檢面前,他也不好提醒黃立極。

    “畢愛卿主管戶部,現在銀子充裕,但要用到刀刃上――畢愛卿知道大明的刀刃在哪兒嗎?”朱由檢這次共收刮了兩千七百多萬兩,他將其中的一千四百萬兩直接納入自己的內庫,其余的一千三百多萬兩交到國庫,也就是畢自嚴主管的戶部。

    “臣恭聽圣諭。”

    朱由檢知道畢自嚴沒有后世的眼光,“朝廷遲早大規模出兵遼東,永除建奴后患,所以畢愛卿雖然現在富裕了,但日子還要節儉,將可能征集的糧食和銀子,盡快運至遼東,以備國戰。”

    國戰?李春燁的眼睛又一次精亮起來,他想起了那個曾經與他展望未來的少年信王,難道陛下要出征建奴了?

    “李愛卿,剛才說到軍隊的事,朕現在就說說軍隊。”

    三人都洗耳恭聽,國戰,那可是動用大明一切的力量,無論勝負,對大明的影響都是深遠的。李春燁緊盯著朱由檢,生怕漏聽了一個字。

    “大明包括各地的府兵,一共有二百多萬,朝廷現在根本無力支付全部的軍餉,但要保證遼東、京師和陜西邊軍的軍餉。”

    “朕先說說陜西。長城之外的韃靼蒙古,表面上臣服大明,但漠南多是苦寒之地,食物嚴重不足,難保沒有部落叩長城入關,搶奪大明的財物和婦女。不管他們實際搶去的財物多寡,但每次搶奪,對土地的破壞和對百姓造成的傷害,都是很深刻很久遠的。”

    所以,朕打算,等京師的軍隊整頓結束,下一步將在西安設立火器廠,專門為陜西邊軍生產火器,同時,按照京師的方式,全面改編陜西的邊軍“

    “陛下,陜西有三十萬邊軍,數量是否過多?”李春燁認為,陜西沒有像遼東那樣的關外之地拖累,完全可以憑長城據守,可以減少軍隊的數量,節約有限的軍餉。

    “不多。”朱由檢自有他的一盤棋,“陜西的河套地區沒有長城,寧夏軍鎮就是大明與蒙古直接對峙的最前線,況且,長城自成祖之后,再無大修,多處城墻已經不堪大用,不能單純依靠城墻。”

    李春燁想起了,朱由檢在展望大明的時候,對于北方的蒙古,他根本不準備和蒙古分長城而治,而是要徹底臣服蒙古。現在朱由檢當了皇帝,有了臣服蒙古的機會,不知這種機會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

    “再說遼東,軍士在前線日夜拼命,他們流汗流血,甚至埋骨他鄉,軍餉、撫恤絕不能拖欠,一定要足額、及時供給。”

    “是,陛下。”李春燁知道遼東在朱由檢心中的位置,朱由檢對未來的展望,基礎就是遼東,如果不能及時平定遼東,大明長期處在建奴的威脅之下,那一切展望都是鏡花水月。

    “最后說說京師,皇家第一軍和皇家第二軍是朕的親軍,軍餉和訓練的事,朕會親自負責;新組建的第一至第六軍,都是以火器為主,是將來北伐的主力,一定要讓他們的錢糧、彈藥充足;第七和第八軍,是純粹的騎兵,他們基本不配備火器,但要給他們配備最精銳的戰馬和最鋒利的馬刀。”朱由檢轉向畢自嚴,“畢愛卿作為戶部尚書,一定要充分配合李愛卿,萬萬不可有任何刁難。”

    畢自嚴diǎn頭認是,但他反問了句:“陛下,將來北伐建奴,難道不是遼東軍,而是京師軍?遼東可是公認的大明最精銳的軍隊呀!”

    (ps:感謝書友書友46的打賞,感謝辰源、安東野、那一抹、紅塵的紅票幫助,感謝無數留名或者不留名的朋友的支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