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32章 駿馬揚蹄山海關-《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1/3)頁

    “陛下,來自廣東的奏章。”自從魏忠賢辭官后,張彝憲就成了司禮秉筆首監,代替魏忠賢,替朱由檢掌管玉璽,傳送大臣們的奏章。張彝憲為人不像魏忠賢那樣會揣摩圣意,也不像徐應元那樣八面玲瓏,兒時忠厚得近乎木訥,惟其如此,朱由檢才放心地將玉璽讓他掌管。

    朱由檢暫時撤銷內閣,在他的改革中少了一份阻力,但沒有內閣批閱奏章,朱由檢必須親自批閱。

    不過朱由檢將奏章進行分類,根據奏章的具體內容,由六部尚書們分別處理,他們只有遇到不能解決或者不能決定的事,才會將奏章送給朱由檢。

    “彝憲,什么事?尚書們不能處理嗎?”

    “陛下,尚書們說,他們做不了主,希望陛下明示。”張彝憲將一沓奏章遞給朱由檢。

    奏章一共有兩封。

    一封是兩廣總督的奏章。兵部命令在廣州組建南海艦隊,但大明的海軍已經頹廢多年,南方已經沒有能出海的船只,也沒有會訓練海軍的人才。

    另一封是廣東巡撫的奏章。南直隸人徐光啟,在廣州私開學館,招收童生,學習洋文,推廣天主教。

    “徐光啟?”朱由檢默默念叨著,這可是大明最著名的科學家、數學家、軍事家、農學家和水利專家,不但翻譯了西方的數學論著《幾何原本》,還引進了物理、化學、地理等學科,自己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人,如果不是廣東巡撫的奏章,自己竟然將他完全忘記了。

    “彝憲,立即回乾清宮。”朱由檢已經沒有了玩邂逅的興致,他快步在前,回到乾清宮。

    朱由檢獨自在上書房來回踱步。

    南海艦隊的事不難解決,沒有船只,可以制造,讓李春燁將制造大寶船的圖紙找出來,也可以從沿海的商人手中購買;沒有熟悉海軍的官員,可以讓登州的北海艦隊適當支持,登州的海軍已經秘密組建了兩年半,應該有一些富余的人才。

    關鍵是徐光啟。

    大明剛剛開始羽化,像徐光啟這樣的科技人才太寶貴了,怎么才能將他身上的能量,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讓大明擁有千千萬萬個徐光啟……

    學校。

    朱由檢猛然一悟。

    這是大批量培養人才最快捷的方式。

    朱由檢迅速在腦中盤算著,內閣已經撤銷,六部已經擺平,問題是興辦學校所需要的條件。

    首先是教員。徐光啟在廣州私開學館,應該有一批教員,還可以從各地的傳教士中聘請一批,再從國內網羅一批像徐光啟那樣的孤獨的科技愛好者。

    其次是場地。現在從零開始修建一所學校,時間太久,不如直接購買一所寬闊的房子,適當改造,作為學校,萬一不行,還可以將宮中閑置的殿堂拿出來,特別是后宮,現在東西六宮都是閑置的。

    再次是教材。上課需要專用的教材,這些必須交給徐光啟這樣對科技有一定認識的人,必要的時候,朱由檢準備親自參加對教材的審定。

    最后是學員。大明有大量的落第秀才和不得志的舉人,讓他們進學校學習,不僅可以促進大明科技的發展,也能為他們找到一條謀生的道路。不過,朱由檢考慮到年齡大的人思想比較僵化,難以接受新鮮事物,暫時將學員的年齡定在二十五歲以下。

    朱由檢在紙上寫寫畫畫,終于敲定了各種草案。本來興辦學校這種是,交給禮部或者國子監更合適,但現在李春燁對朱由檢最為了解,也最為理解,所以朱由檢準備交給兵部,其它各部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全力支持,特別是戶部的資金支持。

    最后,朱由檢命令柳林給廣東飛鴿傳書兩封。

    一封給徐光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