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共一百三十八名漢軍士兵,成了大明新軍在遼東俘獲的第一批降兵。+小,..o “軍座,這些漢軍現(xiàn)在怎么辦?” 杜文煥皺了下眉頭,“戰(zhàn)斗還未結(jié)束,我們沒有時間將他們關到軍營,這些漢軍士兵,打仗不行,逃跑可是一流,暫時就帶在我們身邊吧!” 親兵取來一根長長的繩索,將捆綁他們的繩索連在一起,繩索前后端都由明軍士兵牽著,中間還有幾名明軍士兵,用燧發(fā)槍指著他們,只要他們有逃跑的趨勢,隨時打爆他們的腦袋。 江湖也是暗自慶幸,幸好他早就回到大明的懷抱,現(xiàn)在正在為大明立功。 想到這,江湖渾身充滿了力量,他一夾馬腹,竄到隊伍的最前面,指引著杜文煥向蒙古人大營前進。 蒙古士兵顯然已經(jīng)聽到城北密集的槍聲了,剩余的蒙古士兵在他們額真的帶領下,全部披掛上馬,出了大營。 他們手持彎刀,端坐在馬背上,正準備去北城門看看,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 漢軍士兵的大營與蒙古人的大營相隔兩箭之地,他們暫時還沒有接到蒙古人指令。 有了江湖的指引,杜文煥很快就出現(xiàn)在蒙古人大營外。 看到明軍打著日月旗遠遠過來了,蒙古人沒有絲毫恐慌,他們將彎刀收起,插進刀鞘,雙手從肩背上拔出弓箭,準備先向明軍發(fā)動遠距離打擊。 戰(zhàn)斗,對蒙古人來說,就像是每天都要吃羊肉這么簡單,再正常不過了,他們都是從血雨腥風中度過來的,那些不適合戰(zhàn)斗的人,早就成了草原的肥料了。 蒙古人遺傳的,天生對血液就有一種嗜好,特別是別人的血液。 雖然沒有接到任何命令,他們已經(jīng)開始用弓箭在瞄準對面的明軍,不管這些明軍從哪里來的,也不管他們是如何進城的,先殺了再說。 當然,如果這些明軍都死在他們的弓箭之下,什么也不用說了,難道還需要向死人解釋殺人的理由嗎? “列隊,準備射擊。” 杜文煥也看清了,蒙古士兵是不會像漢人那樣向他投降的,他們已經(jīng)用手中的弓箭表面了他們的態(tài)度,也許,他們還在咒罵明軍的大膽,竟然敢闖他們蒙古人的駐地。 戰(zhàn)場是可以勸降的,但需要足夠的實力做保證。 諸葛亮可以勸降姜維,但他能勸得了司馬懿嗎? 昔年成祖五次北伐蒙古,兵鋒達到成吉思汗的老巢斡難河,才讓蒙古人臣服了數(shù)百年。 但最近十余年,隨著努爾哈赤率領女真人崛起,大明在遼東失地數(shù)千里,傷亡百姓數(shù)百萬,光是軍隊就損失了數(shù)十萬,女真人建立了對大明絕對的心里優(yōu)勢。 依附大金國的蒙古科爾沁部,也重新取得對大明的心里優(yōu)勢,他們沒少欺凌遼東的漢人,現(xiàn)在讓他們向這些曾經(jīng)的手下敗將投降,杜文煥知道絕對不可能,從城頭上的那幾名蒙古士兵的身上,杜文煥已經(jīng)知道了答案。 杜文煥無法改變歷史,他只能用事實說話。 明軍士兵已經(jīng)列好隊,前中后三排,每排三百余名槍手,左右各有五百騎兵護衛(wèi)在槍手的兩翼,隊伍的最后面,是被捆綁著的漢軍士兵。 杜文煥沒有留下后手,也沒有留下預備隊。 蒙古人也沒有預備隊,他們打仗,向來依靠的是勇猛的騎兵,打的是消耗戰(zhàn),第一波出擊,人數(shù)越多,氣勢越盛。 蒙古的騎兵開始加速,向明軍的槍手們直撲過來,他們的箭矢早就搭在弓上,只要進入射程,這些箭矢就會破空而出。 雙方?jīng)]有任何語言上的交流,就是交流了也聽不懂,況且,雙方都知道說服不了對方,只有勝利和死亡,才能讓對方折服。 弓箭和燧發(fā)槍,就是雙方的戰(zhàn)斗語言。 “射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