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雅山與風河-《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3/3)頁
朱由檢嫌牧民走得太慢,耽誤大軍的行程,他留下王慕九和皇家第一軍,一路伴隨著這些牧民,自己則帶著滿貴與洪承疇,先行向北而去。
四萬大軍,輕裝而行,三天后,他們遇上一條河流,橫在面前,擋住大軍的道路。
朱由檢看著寬闊的河面,“這是什么河?怎么如此寬闊?”
問遍士兵,卻是無人能識,最后還是布木布泰站出來:“陛下,這是斡難河,乃是成吉思汗當年興起的地方?!?
“斡難河?”朱由檢想到的,卻是當年成祖北伐的時候,曾經到過這兒,因此,這里也是奴兒干都司的西源,“派兩名士兵,下去試探河水的深淺?!?
兩名騎兵縱馬入河,在河中奔了一會。
朱由檢見河水不深,河心的地方還沒淹到馬背,“大軍渡河!”
士兵們開始渡河的時候,朱由檢喚過兩名傳令兵,“回去告訴慕九,過了斡難河,留下一千戶牧民,讓他們沿河定居,暫時留下一個師的兵力,在看守牧民的同時,選擇合適的位置,筑城、建房,為冬季做準備?!?
渡過斡難河,大軍繼續北上,朱由檢也不知道,最后的目標到底在哪里,但是他感覺到,最后的目標就要到了。
又行了兩天,左翼騎兵回報朱由檢,他們發現了一座不知名的大山,大山呈東北――西南走向。
“大山?”朱由檢估量著距離,現在應該進入中西伯利亞了,現在的大山,俄國人肯定命名了,可惜他不知道,就是知道也沒什么用,這里將是大明的土地,大山肯定得有一個漢化的名字,“你們繼續沿山而行,看看我們能在什么地方匯合?!?
半天之后,朱由檢與左翼的騎兵匯合了,他們匯合的地方,恰好是一個山口,還有一條河流,從山口的南面經過,河水蜿蜒著向東流去。
“這兒真是個好地方,依山傍水,高山能阻擋來自北方的寒流,有了山口,交通也不會太閉塞,還有河流從山前流過,有水的地方,就會有生氣?!?
朱由檢估量位置,從克魯倫河向北,行程沒有一千里,也有**百里,應該接近捕魚兒海了,但是,從俘獲的牧民口中得知,捕魚兒海還在正西方七八百里的地方。
聽說捕魚兒海就在正西,朱由檢特別興奮,這座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就在自己的腳印旁,只要自己愿意,他馬上就會成為大明的屬地。
但是,它還在七八百里之外,朱由檢暫時沒時間去湖邊看看,天氣早就開始降溫,冬天很快就會來臨,他必須在冬季來臨之前,動身返回京師。
朱由檢掏出行軍地圖,標出現在的位置,這座不知名的大山,朱由檢既然遇上了,就準備給它取個漢化的名字。
他準備從《詩經》找一個文雅的名字,卻滿腦子都是大雅和小雅的字樣,于是,對身邊的親兵說:“這座大山,就叫雅山吧!”
至于流過山前的這條河流,問過牧民,他們卻是不知道,還是布木布泰滿足了朱由檢的好奇心,說是叫音果達河。
“音果達河?”朱由檢輕聲念叨著,感覺不像是漢化的名字,也不像哈日珠拉、海拉爾這樣朗朗上口,他又準備改名字了。
剛才用到《詩經》中的“雅”,現在相對應的,他立馬就想到了“國風”字,“對,就叫風河,絕對沒有重名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