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工商稅必須征收,陜西已經在試diǎn,遲早會推行全國,嫣兒你說,如果商人繳納了大量賦稅,朝廷還會向百姓增加賦稅嗎?”
“陛下,商人們會同意納稅嗎?”
“他們當然不會同意納稅,可是百姓就愿意納稅嗎?還不是朝廷強制他們納稅------既然可以強制百姓納稅,當然也可以強制商人納稅,商人納稅,不會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而百姓加稅,則可能餓死家人,兩相權衡,還是讓商人納稅,付出的社會成本要低,國家也會更長久。”
張嫣悵然道:“陛下,如果一意向商人征稅,商人也可能起來反對,而且,朝中有許多大臣,和各地的商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朱由檢當然知道張嫣說的是東林黨,“大臣阻撓,革職查辦,商人反對,朕還掌握著天下的兵馬。”
張嫣沉默了許久,見朱由檢的態度非常堅決,她知道在勸說再是無用,“陛下,臣妾有個想法。”
“嫣兒有什么話就直說吧!”
“陛下,自古以來,商人的社會地位地下,士農工商,商人排在最末,而且他們的子弟,也不能參加科舉,如果他們納稅,為大明朝廷做了貢獻,能否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
“嫣兒說得很好,要不朕要讓嫣兒參詳呢!”朱由檢豎起大拇指,“朕打算,在全國宣揚人人平等,人人可以參加科舉,當然,人人都有納稅的義務。”
“陛下,人人平等是什么意思?”
“就是打破士農工商的身份界限,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職業,但這種職業不一定要傳給他的后代。”
“陛下……那這個世界,不是亂套了?”
“哈哈,嫣兒,你沒見過這樣的世界,這樣的世界,每個人都能自在地生活,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奮斗,改變自己的命運。”
“難到陛下見過這樣的世界?”張嫣還是覺得朱由檢太異想天開了。
“嫣兒,咱們不說這個,還是回《︽dǐng《︽diǎn《︽小《︽說,.≡.≧o< s="arn:2p 0 2p 0">
“陛下,萬一商人作亂,陛下自信能控制局勢嗎?”
“當然能,嫣兒你看,大明新軍是最強大的軍隊,連建奴都消滅了,現在全部掌握在朕的手中,”朱由檢早已陷入自己設想的境界當中,“現在建奴已滅,大明最大的外部威脅,已經解除,為了大明的將來,就是引發戰爭,朕也是在所不惜。”
“那陛下要做好各種準備,無論是兵部戶部,還是各地將領,都要加以籠絡。”
“嗯,”朱由檢diǎn頭,“剛才嫣兒說的土地問題,朕也正在解決,土地兼并,一是人口增加,造成土地不夠分配,二是大戶侵占大量的土地,使種地的百姓,無地可種。”
“陛下,各地的土地,都是有主,怎么解決?”張嫣擔心朱由檢又要用強,“難道陛下要重新劃分土地?”
“這一次,朕準備溫水煮青蛙,不會引起大的動蕩,”朱由檢輕笑,“關外新收回的土地,光是遼東,就有大片的耕地,朕打算將各地失去土地的百姓,遷到遼東。”
“啊?”張嫣大驚,“這也是陛下一定要滅了建奴的原因?”
“嫣兒真聰明!好像你是第一個這么想的人,”朱由檢是真心夸贊,“當然,朕還會大力發展工商業,這樣既能增加朝廷的賦稅收入,又能讓失去土地的百姓,能得到一口飯吃。”
“陛下……”張嫣覺得,朱由檢的念頭,已經遠遠超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的念頭,好像是一個循環結,一環套一環,“如此一來,百姓作亂一事,可以完全消除,大明也可以長治久安了。”
“還沒有,”朱由檢苦笑著搖搖頭,“還有一顆最大的毒瘤沒有解決。”
“最大的毒瘤?”
“嫣兒你看,土地都兼并到哪些人的手里?這些得到大量良田的人,卻是不納稅,長期下去,朝廷還是沒有糧食。”
“陛下要向士林開刀?”
“士林只是小的毒瘤,還有更大的。”
“更大的?陛下是指……”
“宗族,他們擁有的農田,已經影響到朝廷的糧食收成,而且,只要大明存在一天,宗室就會擴大,大明存在越長久,宗室的人數就會越多,現在應該有十萬人了吧?”
“陛下是要收回宗室的土地?這可能引發宗室的動亂,陛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張嫣越想越怕,大明才剛剛消滅閹黨,走上正軌,朱由檢的膽子,也是太大了。
“朕倒不準備收回他們的土地,土地在誰的手里都一樣,只要他們納稅。”
“原來陛下是向宗室征稅?”張嫣的語氣,稍稍放緩diǎn,“陛下,宗室實力強大,都是太祖的子孫,陛下千萬要當心。”
“關于宗室的事,朕再考慮考慮吧!”朱由檢也不想嚇著張嫣,“我們剛剛討論的,只是百姓作亂的表面原因,實際上,百姓作亂,除了土地,主要還是各地官員的貪墨,也就是**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