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朝廷現(xiàn)在鼓勵工商業(yè)發(fā)展,新元過后,北五省將大規(guī)模修建水泥路,就是為了便利商業(yè)物資的流通,兩位叔王爺要抓住機會奧!”
“陛下,工商業(yè)不是也要納稅嗎?”朱常浩眨巴著眼睛,似乎大量的銀子,就在他的眼前晃動。
“賦稅自然不能少,瑞王叔看看水泥廠,朕社么時候少納稅了?不是照樣掙錢?”
“可是,我們不知道要辦些什么廠子。”朱常洵有些沮喪,除了依靠朱由檢,他實在高不懂這些技術(shù)活,也沒有**辦廠的能力。
“要想開辦工廠,就要有相應的技術(shù),你看朕的水泥廠、玻璃廠、肥皂廠等,哪一個不是技術(shù)活?你們從自己的子孫當中,選擇有科學精神的人,去大明科學院學習技術(shù),有了技術(shù),就可以自己辦廠,你們又不缺資金和管理的能力,也可以將掌握技術(shù)的子孫,送到別人的工廠掙取酬勞,養(yǎng)活自己的家人。”
“陛下,科學院真的可以學到這些技術(shù)嗎?”朱常浩最羨慕朱由檢掌握的技術(shù),水泥、玻璃、肥皂,哪一樣不是獨家經(jīng)營?這中間的利潤,只有他才知道。
“朕的技術(shù),來源很雜,不說也罷,現(xiàn)在有了大明科學院,可以學到系統(tǒng)的技術(shù),兩位叔王爺又有辦廠的實力,這往后,要攢銀子,還是向工商索要。”
“陛下臣有些明白了,但是臣一時不知道要辦些什么廠子。”朱常浩已經(jīng)心潮澎湃,從這diǎn上說,朱由檢解禁宗族,倒是給了他們掙錢的機會。
“有想法就是好的,至于辦廠子的事,要慢慢來,現(xiàn)在最緊要的,還是陜西的水泥廠辦好,新元之后,朝廷必會大規(guī)模修建水泥路,大戶人家也會用水泥建房子,水泥的需求量,可是遠遠查出瑞王叔的想象。”
“陛下,那臣呢?臣總不能坐吃山空吧?再說,宗人府就要解散了,臣這張嘴巴,也是無處去吃了。”朱常洵覺得自己要落到朱常浩的后面了,連這樣的孬種都比不上,他如何肯甘心?
“福王叔自己出資,修建水泥大道∷♂dǐng∷♂diǎn∷♂小∷♂說,.∽.¤o< s="arn:2p 0 2p 0">
“陛下,那要等到什么時候?”朱常浩已經(jīng)攢了大量的銀子,朱常洵可是一個子兒也沒撈到,還白白給河南省修筑跨府的水泥大道。
“這樣吧,朕在陜西延綏辦了個肥皂廠,眼下肥皂的需求量太大,朕提供技術(shù),讓福王叔在洛陽創(chuàng)辦肥皂廠,這肥皂的利潤,雖說低了diǎn,但是用的人很多,家家戶戶都少不了,銀子一定不會少賺。”
“那臣先謝過陛下了!”朱常洵向朱由檢拱手行禮,“可是陛下,這肥皂究竟是什么?到底有什么特殊的用處?臣一diǎn也不清楚。”
“肥皂是洗衣服用的,家家戶戶都要洗衣服,只要價格合適,百姓絕對離不開它----福王叔的封地在洛陽,只要河南的百姓手中有余錢,福王叔還愁掙不到銀子?”
“陛下,臣明白了,要想掙到銀子,還是要依靠工商業(yè)!”朱常洵身材雖然胖得慘不忍睹,但腦子還是靈活,朱由檢三言兩語,就讓他抓住要害了。
“福王叔總算體味到新政的精華了,可惜有人總是抓住‘以農(nóng)為本’不放,不過,福王叔掙錢,也別忘了朝廷,這所有的工商企業(yè),都是要納稅的,連朕的廠子,也不例外!”
“那時自然,陛下可以隨時派人前來監(jiān)督。”
“監(jiān)督到不需要朕,戶部自然會派人查賬,你是向朝廷納稅,不是向朕納稅。”
“奧,臣明白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