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目標是歸化城-《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3/3)頁
但朱由檢不希望山東的道路是半**的狀況,他預備將山東的道路,與京師連接起來。
一條斜向的大道,從京師向南,經天津衛、河間府,連接山東的濟南府,這樣京師與山東,就連接為一個整齊,現在山東的道路建設,主要就是這條。
朱由檢將這條道路,命名為第四大道,也叫京萊大道,他估計,第四大道將是第一條全面完工的國道。
北五省需要修筑的大道,主要是北直隸山西。
北直隸雖然在天子腳下,是許多大道的起diǎn,但它的府縣通行水泥大道的卻是不多,到現在為止,北直隸八府二州中,只有東北的永平府是在第一大道上,是第一大道的重要中轉站。
河間府在未來的第四大道上,算是通行了水泥大道,京師順天府就不用說了。
還有保定、真定、順德、大名、廣平五府,幾乎在京師南部的一條直線上,只要一條大道,就可以將他們與京師連在一起,將來越過黃河,又可以與河南的大道連成一線。
京師西北部的延慶州、保安州,朱由檢打算合并成一個延慶府,府治就在延慶,大約是后世的張家口,從京師向延慶,修筑一條水泥大道,再稍稍向前,又可以將軍事重鎮宣府緊密聯系起來。
北直隸的道路,比較清晰,一共需要修筑三條,東南經天津衛、河間府與山東連接,南部經保定、真定、順德、大名、廣平五府,與河南省連接,西北則是修筑到宣府。
北五省最缺通行道路,就是山西。
山西有六府二州,第二大道從太行山的井陘古道進入山西后,沿著汾河通行到西南,大道經過太原府、平陽府,汾州府在汾河西岸,與第二大道隔著汾河,只要修建一座汾河大橋,就可以連接到第二大道上。
遼州、潞安府、沁州、澤州府都在太原府的西南,太行山以西,只要從太原府向西南修筑一條近似直線的大道,就可以將遼州、潞州府、澤州府連成一線,至于沁州,與這條大道很近,修條岔道,就能連接上。
但太原府以北,廣闊的地區完全沒有主干道,這里靠近長城的地方,有一個軍事和民事重鎮----大同。
如果直接修筑一條水泥大道,將太原府有大同府連接起來,最是省事,但朱由檢沒有這樣做,他計劃將這條道路,先從太原府修筑到塑州縣,再拐向東北,延伸到大同。
朱由檢這樣做的理由,主要有兩diǎn:一是太原府與大同府之間,有五臺山、恒山等山峰的阻擋,修筑道路極為不易;二是朱由檢看到了長城以外,在塑州的更北方,是察哈爾蒙古現在統治中心----歸化城,也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歸化、塑州、太原,幾乎在一條直線上,朱由檢想到了將來,所以,他將這條水泥大道,直接從太原府修筑到塑州,而不是大同。
大道還沒修筑多少,朱由檢感到特別疲勞,看來,繁忙的政務,不是朱由檢能夠承受的,他要加快大明的政治改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