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明碼標價-《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2/3)頁
對于士兵找女人的事,朱由檢認為,不宜絕對禁止,但要保障士兵的安全,如果處理得當,也可以激勵士兵為國奮斗、為國開疆的精神和勇氣。
朱由檢認為,這種事情,必須納入省府的日常管理,比如,加強對伊人客棧的監管,如果條件許可,可以設立相關的機構,專門為士兵服務,這樣既能加強管理,又能解決士兵銀子不足的問題,但要主意分寸,當心軍隊與當地百姓的矛盾,應當以自愿為主,量力而行。
對于士兵無錢可花的問題,朱由檢還給出一條思路,就是讓士兵們參與修路,朝廷暫時無力在嶺北省修筑水泥路,但可以先行修筑路基,一切比照筑路工人,付給相應的酬勞。
假如士兵適應了嶺北的生活,愿意在當地娶妻生子,也有合適的對象,朝廷和軍方都應準許他們在退役之后,在當地定居,省府應當給退役定居的士兵,分發相應的耕地和牧場。
史可法、洪承疇燒毀了朱由檢的信件,二人相對無言。
這樣的信件,洪承疇可是“長歌大笑喜欲狂”,朱由檢遠在京師,卻是對邊疆士兵們的狀況,了如指掌,洪承疇一方面對英明神武的朱由檢,感激涕零,另一方面,他覺得自己的身后,有一雙來自朝廷的眼睛,時時關注著他,讓他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史可法是堅決反對伊人客棧存在的,但朱由檢已經做了批示,他也無可奈何,最后,他與洪承疇商定,洪承疇要加強軍隊的管理,對于士兵出入伊人客棧的事,要嚴加控制,他則負責加強對伊人客棧的管理。
史可法的心中,已經有了草案,一方面限制伊人客棧的價格,維持每次五十文銅錢,不得加價,否則將對客棧科以重罰,此外,開始對伊人客棧征收工商稅,按照十五稅一的標準,每月結算一次,賦稅與士兵出營的記錄一比照,就能看出士兵是不是嚴格遵守軍隊的規定,軍紀是否敗壞。
他是正直的文官,既然伊人客棧主要的客源是明軍士兵,它就必須走上正軌,明碼標價,買賣公平,士兵為朝廷守土開疆,絕對不能被坑。
朱由檢倡導的修路運動,史可法也和洪承疇商量,待赤塔完全開凍,就發動士兵修筑路基,先行修筑赤塔至亨九段,從赤塔和亨九同時開工。
洪承疇建議,讓有余力的牧民也加入進來,實行日新制,酬勞每日結算。
至于日薪的數額,史可法建議,比照大明月薪一兩銀子的酬勞,稍低一diǎn,每日二十文,所有筑路人員,同工同酬,但前提是他們已經歸化為漢人,少數仍然沒有歸化的蒙古人,堅決拒絕他們參與筑路。
洪承疇走后,史可法還要獨自面對刑部押送過來流放的犯人。
刑部的文書上注明,犯人一共有兩千零三十八人,其中一千一百二十一人有家屬陪同,還有近千人是獨身來到嶺北。
史可法將有家屬陪同的一千一百二十一人,連同他們的家屬,安置在赤塔周圍,與牧民混居,而其余的近千犯人,被平均分配到亨九、北望兩縣,也是與牧民混居。
他打心眼里感激朱由檢,有了這些流放的犯人,牧民們可以早日學會漢話,加入漢民族的洪流,而且,這些犯人與牧民們生活在一起,也可以加快牧民們學會耕作之術。
從游牧走向農耕,牧民不缺少耕牛,他們缺少的是耕作的技術,這些流放的犯人,恰好彌補了牧民的不足,也省去了史可法的許多事。
為了讓犯人們安心在當地定居下來,史可法找上了參軍李倫。
“叩見史大人。”李倫惴惴不安地跪倒在史可法的座椅前。
“李參軍,這段時間,賺了不少銀子吧?”史可法端著茶杯,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大人……”李倫心里一沉,果然是為了伊人客棧的事,“大人,小人可沒做任何犯法的事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