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和平歸化-《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1/3)頁
大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三月,洪承疇終于在貝湖以東開始了他蓄謀已久的行動。≧小,..o
經過與布里亞特人數個月的接觸,明軍已經有兩名士兵初步通曉布里亞特語,在洪承疇的熏陶下,李芊芊也通曉一些漢語。
既然雙方能夠交流溝通了,洪承疇覺得該向大首領攤牌了。
這天上午,洪承疇做東,宴請大首領,陪同大首領出席宴會的,就是他的女兒李芊芊,而洪承疇這邊,因為軍隊里沒有女人,那兩名通曉布里亞特語的士兵,就以侍者的身份參加了宴會。
李芊芊身份特殊,被洪承疇安置在大首領的身邊,兼任大首領的翻譯。
洪承疇給大首領滿上一杯酒,“大首領,大明的蒸餾酒,究竟怎么樣?”
“大明蒸餾酒,這個。”大首領向洪承疇豎起了大拇指。
“大首領,大明的物產豐富,像蒸餾酒這樣的產品,實在太多了,吃的,穿的,用的,只有想不到,沒有辦不到。”洪承疇見大首領將杯中的蒸餾酒喝干了,又給他滿上一杯。
“真的?大明還有什么?”大首領見過明軍的蒸餾酒、火折子、燧發槍、馬鞍等,他絲毫不懷疑洪承疇的話有多少水分。
“比如說糧食,”洪承疇讓侍從給大首領拿來兩個白面饅頭“像這種饅頭,大明有的是,一個壯丁,每年時間做半年農活,就可以生產足夠十人吃的糧食。
“半年?十人?”大首領問了幾次,經過士兵與李芊芊的反復解釋,他才確信自己沒有聽錯,“那其余的九個人,就是不用干活了,也有得飯吃?”
“大明的女人,從來是不用干活的,就是男人,一個人種地,養活全家,其余的人,可以去別處做工,積攢零錢,所以大明的百姓,都是比較富庶,百姓家里都有存糧,就是不用干活,也可以吃上三年。”洪承疇指指大首領手中的白面饅頭。
“這是什么作物?我們也可以種植嗎?”大首領盤算著,真要種上這些作物,也不用每天都下河捕魚了,尤其是到了漫長的冬季,魚兒難捕,百姓挨餓受凍,那是常有的事。
“種是可以,不過……”洪承疇頓了一會,“這是大明的國家秘密,非大明人不得外傳種植技術,否則,一定會受到大明朝廷的嚴懲。”
大首領似乎不太明白洪承疇的話:“到底要怎么樣,你們才會教會我們種植技術?”
洪承疇暗喜,但他面上不動聲色,“除非……除非大首領的族人,全部加入大明,做大明的子民。”
“加入大明?怎樣才算是加入大明?”大首領顯然還沒弄清楚洪承疇的意思。
洪承疇知道要切入正題了,這是早晚都要解決的事,遲來不如早來,如果不能和平歸化,他已經做好了軍事解決的準備,“就像芊芊這樣,用漢名,說漢話,接受大明的管轄。”
“……”大首領皺著眉頭,用漢名、說漢話可以,但接受大明的管轄,那他這個大首領,豈不是與普通的漁民一樣了?
“一旦加入大明,大明就會讓你們生活得更好,”洪承疇見大首領沒有直接反對,知道他正在作出選擇,“大首領覺得哪些條件難以接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