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說朱由檢不愿出兵,饒是經驗豐富的普蒂,頭上也是急出冷汗,他再也顧不得惺惺作態了,“不瞞黃部長,大城正處于十分不利的局面,北方的清邁、清萊等地已經失陷,而且,東吁還屯兵南方邊境,隨時可能從南方給大城致命的一擊。”
“形式如此危急?國師怎么不早說?”黃曉福露出驚訝的表情,隨即話鋒一轉,“國師,清邁、清萊一帶,原本應該是大明的國土吧?八百大甸司,以前是被東吁占領了。”
“只要大明出兵擊退東吁,我王愿意將這些大明的故土,重新歸還大明。”普蒂知道這里屬于大明的八百大甸司,后來被東吁吞并,在東吁短暫衰落的時候,被大城占領,現在這些土地,已經重新被東吁王朝占領,如果沒有大明出兵,別說這些地方,能保住國都大城就不錯了。
“如果大城愿意將這片土地歸還大明,我說服陛下早日出兵,解救大城,或許有一絲希望。”談到土地問題,黃曉福知道,這才進入大明出兵的正題,“但這里本來就是大明的故土,還不足以打動陛下出兵,不知國師還能提供什么條件?”
普蒂終于迎來一絲希望,他當然不會放棄這一絲的希望,“如果大明出兵,驅逐東吁,我大城愿意將邊界線向南移動二百里,將這一片的土地,全部讓給大明。”他一咬牙,顧不上與國王帕拉塞商量了,如果大明不出兵,以現在大城的實力,絕對抵擋不住東吁的南北夾攻,為了大城,他不得不做出巨大的讓步,但是他的心里,卻是在滴血。
“向南二百里?”黃曉福皺起眉頭,心中卻是暗笑,“那是大城的土地,如果劃歸大明,豈不是陷我大明與不義?”他沒有給普蒂說話的機會,“不過,這樣才能看出國師的誠意。”
“黃部長的意思是……”普蒂被黃曉福弄糊涂了,到底是要還是不要?
“我的意思是,現在東吁軍隊占據的土地,全部劃歸大明,國師認為如何?”黃曉福的臉上,是少見的嚴峻,根本不容普蒂反對。
普蒂也沒打∴dǐng∴diǎn∴小∴說,.≤.o≧< s="arn:2p 0 2p 0">
“不,國師,我說的是全部,也包括這塊土地。”朱由檢在與黃曉福私下的會談中,明確告訴黃曉福,這是一塊必爭的土地,有了這塊土地,大明就可以從陸路進入麻六甲,大大強化對麻六甲的控制。
“那……好吧!”普蒂似乎不敢反對黃曉福,心中卻是暗暗高興,大明終于吞下了這塊魚餌了。
“國師,大明糧草儲備不足,一旦軍隊進入大城,需要大城提供糧草。”土地問題談妥了,黃祥福輕松起來,他就像是和老朋友在聊天。
“這是當然,大明為大城而戰,大城提供糧草,也是應該的,不知道明軍需要多少糧草?”普蒂想也不想就答應了,大城地處熱帶,能種植三季稻,國內糧食富足,他只希望大明能早日發兵。
“要想徹底打敗東吁,永遠消除東吁的威脅,大明至少要出兵十萬,需要大城提供三十萬石糧食。”黃曉福沒說大明要占領整個東吁,而是模糊地說要永遠消除東吁的威脅,其實,永遠消除東吁威脅的唯一方法,就是徹底消滅東吁政權。
“好,大城一定會準備三十萬石糧食。”普蒂敏銳地捕捉到“永遠”一詞,他覺得自己將簽下一份十分有利的合約,原本只是準備讓大明驅逐東吁的軍隊,依照合約,如果東吁的軍隊再次入侵,大明理應再次發兵救助,他沒有diǎn破,希望黃曉福沒有發現自己語言上的錯誤。
“此外,東吁并不是軍事上的弱國,大明出兵東吁,軍士必然會有大量的傷亡,他們可是不遠萬里,幫助大城退敵,大城王朝應該拿出一定的撫恤金。”這一條本不在朱由檢交代的范圍內,但黃曉福見普蒂答應得爽快,他要為大明謀取更大的利益,“國師,軍士傷亡撫恤問題,才是大臣們發對出兵最根本的理由。”
“大城可以支付撫恤金,但我大城國小,貧弱,又遭到東吁的入侵……不知道需要多少撫恤金?”普蒂不反對撫恤金,但撫恤金數額如果太大,大城恐怕承擔不起。
“根據大明軍律,士兵陣亡,撫恤金是兩百兩,傷殘大約一百二十兩。”黃曉福夸大了軍事撫恤金的數額,他也不擔心普蒂將來知道,如果普蒂責問,他已經有答案了,軍士為國而戰,撫恤金有固定的數額,但要協助他國,必須調高撫恤的標準,否則難以調動他們作戰的積極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