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朕當然知道,如果不是因為這本書,你以為你能進大明科學院嗎?”朱由檢這才道出自己的初衷。 王徵知道朱由檢一貫重視科學的發展,沒想到朱由檢一直在關注自己,他面有愧色:“陛下,草民愚鈍,書中所載的西洋奇器,沒能在大明發揚光大,就是草民自己設計的器物,也沒能實際制造出來?!? 沒有造出實物,還停留在理論階段,怎么么知道它的優劣?大明百姓又怎么能夠享受科學帶來的便利?朱由檢也是有些慚愧,自己一直關注的是大明的軍事和政治的改革,卻疏忽了最重要的民用科學的發展,“王愛卿,朕看了你的《遠西奇器圖說錄》,咱們合計合計,看能不能將你的奇器制造出來?!? “陛下,真的能夠制造出來嗎?”王徵卻是瞪大眼睛,似乎朱由檢在說著天方夜譚上的故事。 “如果不能制造出實物,那這本書有什么用處?這些科學知識,難道僅僅停留在紙面上?”朱由檢也不理會王徵吃驚的樣子,“西洋人學習了這些知識,可是制造出了相應的實物,既造福百姓,又能賺取銀子?!? “賺取銀子?”王徵缺的就是銀子,如果有銀子,他早就試著制造他的這些器物了,“陛下,這些器物,大明真的能夠制造出來嗎?” “必須要試過,才能知道,但有些器物,肯定能制造出來,”朱由檢攤開《遠西奇器圖說錄》,“朕最喜歡的,就是這個自行車,如果真能造出自行車,那普通百姓趕路,可是方便多了,大明現在有許多水泥路,特別適合自行車。” “陛下,草民試著用木材制造過,但不能使用?!蓖踽缬行┦诳茖W和朱由檢面前,他不敢撒謊。 “木材太笨重,自然不行,將來需要用鋼鐵制造出來,”朱由檢也不客氣,“王愛卿,你這自行車,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改進?陛下,草民實在不知,究竟如何改進?” 朱由檢開始普及科學常識,“沒有一種器物是永恒的,所有的器物都會被不斷出現的新的器物所取代,就像自行車,原來百姓出行,只能依靠馬車,甚至是步行,一旦自行車問世,百姓將大量采用自行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自行車也需要不斷改良,將來還會被其它更為先進的器物所取代。” “……” “所以,朕認為,你所設計的自行車,還有幾處需要改良?!痹诳茖W面前,朱由檢是不講面子的。 “草民求陛下指diǎn。”王徵微微diǎn頭,他沒有制造出能夠使用的實物,基本上是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地步,自然不知道自行車的優diǎn和需要改良的地方。 朱由檢也不客氣,“首先,這前后的輪盤,不能前大后小,也不能前小后大,前者比較費力,而后者則會降低自行車的速度。” “陛下,難道前后的輪盤應該一樣大?”王徵不愧常年從事機械上的研究,朱由檢一diǎn就透。 “正是,前后的輪盤一樣大,才會在省力與省距離之間維持平衡,自行車才會有實用的價值,將來條件具備的時候,你可以試著制造一些前后輪不一樣的自行車,再試試它們在使用上是否便利?!? “陛下,草民明白了,要不是陛下指diǎn,草民一些不知,陛下真乃天才也?!蓖踽缫娭煊蓹z滿口術語,不得不折服與朱由檢。 天才?哈哈,在我們生活的時代,這是小兒科,朱由檢暗暗發笑,他也不反駁王徵的恭維,“王愛卿,還有這車把,你設計的是直線,如果使用起來,騎車的人雙臂張開,就得趴在自行車上,既不舒服,也不能充分使出腰腹的力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