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一波槍聲之后,戰(zhàn)場詭異地靜謐下來。 醒悟過來的東吁軍,立刻揮舞著戰(zhàn)刀,向明軍猛撲過來,他們是東吁最精銳的軍隊,在與大城的作戰(zhàn)中,幾乎未嘗敗績,大城的軍隊只要見到他們,就只會龜縮在城內(nèi)。 吃了這么大的虧,他們一定要向明軍找回來,在軍官的刺激下,他們忘記了剛才的死亡,也忘記了明軍的燧發(fā)槍。 但他們只是刀盾兵,身上沒有弓箭,只有戰(zhàn)刀。 戰(zhàn)刀對敵,必須面對面,一刀下去,不是敵死,就是我亡。 最直接的殺戮,最快意的恩仇,最血腥的勝利。 明軍不是沒有戰(zhàn)刀,但明軍的戰(zhàn)刀,早就成為士兵的擺飾,更多的時候,只是威懾敵人的武器,只有在屠殺傷兵的時候,才能用得上。 現(xiàn)在明軍殺人,依靠的還是燧發(fā)槍。 燧發(fā)槍的射程,不僅遠遠超過對手的刀槍劍戟,也超過對手的弓箭,這是朱由檢還是信王的時候,就精心打造的殺敵利器。 我射得著你,你卻攻不到我。 在戰(zhàn)場上,看著同伴一個個倒在對手的槍下,凡是有血型的士兵、有戰(zhàn)斗力的軍隊,都會在第一時間猛撲過來,哪怕是成為對方靶子,他們要為同伴復仇,不管這場戰(zhàn)爭是正義的,還是侵略性的。 朱由檢只有十幾歲的時候,就詮釋了戰(zhàn)場的動態(tài)。 東吁士兵越是威猛,就會死得越快,明軍的燧發(fā)槍,在八十步的地方,交織成一道致密的火力網(wǎng),只要進入這個火力網(wǎng),只能是站著進來,躺著出去,哪怕像東吁軍這樣身穿鎧甲。 不,不是躺著出去,是根本出不去。 如果他們不想上天堂,就只能下地獄。 槍手們剛剛完成三波射擊,對面的五千東吁精銳,已經(jīng)傷亡殆盡,槍手們的眼里,已經(jīng)沒有站立的東吁士兵了。 槍聲逐漸稀疏,終于停息下來。 誰也不知道,槍聲下一次什么時間響起,又能給東吁軍帶來什么樣的震撼。 他隆陰沉著臉,這是他經(jīng)歷過的最慘痛的失敗,五千東吁軍全軍覆沒,但他沒看到明軍有傷亡,以前別說看到,根本就沒聽說過。 他知道自己遇上了什么樣的對手。 看著不對等的傷亡,他隆竟然忘記了下達撤軍的號令,任由明軍將他的五千士兵屠盡。 (ps:多謝原是儒醫(yī)、心非木石、書友16797274、書友16426763、秋雁長風、冬臨淵、耕死田的牛牛、依然很快樂、木泊云、南木子、布伯的紅票支持,多謝朋友們的訂閱支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