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和談的誠意-《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2/3)頁
“很簡單,依據(jù)距離、歷史、實力。”以鄭芝龍的的性格,他真希望對決沙場,快意恩仇,大明南海艦隊的實力,現(xiàn)在遠超荷蘭東印度公司,就像對待葡萄牙、西班牙那樣,戰(zhàn)爭勝利后,再用武力脅迫荷蘭,不怕斯佩克斯跑上天去。
但鄭芝龍也明白,自己現(xiàn)在不再是海盜首領了,他是大明南海艦隊的最高指揮官,朱由檢的告誡列列在目。
按照朱由檢的意思,大明距離歐洲太遠,現(xiàn)在還不具備對歐洲的絕對優(yōu)勢,但大明的足跡,遲早會踏上歐洲這塊世界上最發(fā)達也是最活躍的土地,今天在南洋欺負了一個國家,明天去歐洲的時候,他們就是大明的敵人。
所以最好的方式,不是以武力完全驅逐歐洲人,而是以實力做后盾,與歐洲人談判,在和平的前提下爭取最大的利益。
等到大明積累了足夠的實力和國際威望,南洋的實力還會再次洗牌,就看誰能在將來的發(fā)展中取得足夠的實力。
南海艦隊以武力奪取了呂宋與麻六甲,那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呂宋是大明在南洋的立足點,麻六甲是控制東西方貿(mào)易的交通要道,都是非取不可,即便如此,大明還是愿意以和平的方式收宮。
鄭芝龍現(xiàn)在的底線,就是以武力相威脅,讓大明在南洋地區(qū)完美布局,而不是以武力驅逐荷蘭人,除非他們自己不開眼。
“什么是距離、歷史、實力?”斯佩克斯對鄭芝龍的話,隱隱擔憂起來,似乎三言兩語就抹殺了東印度公司在南洋地區(qū)的實際管理權。
“所謂距離,就是這幾塊土地距離荷蘭、大明的遠近,荷蘭的本土在歐洲,距離南洋有數(shù)萬里,而大明近在咫尺,所以從距離上來說,這里理應屬于誰,就會一目了然。”
“鄭司令……”
鄭芝龍擺手,讓斯佩克斯閉嘴,“所謂歷史,就是這幾塊土地與荷蘭、大明的歷史關系,早在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大明的遠洋艦船就來到過這些地方,建立過貿(mào)易據(jù)點,進行過合法的貿(mào)易,后來葡萄牙、西班牙相繼侵入這些地方,大明的貿(mào)易活動才被迫中斷,現(xiàn)在大明的南海艦隊,只是重新回到這些地方,對荷蘭來說,雖然對這些土地有事實上的管理權,不過這是在驅逐葡萄牙、西班牙之后,與大明相比,更是晚得多。”
“鄭司令所說的實力,是不是指的是軍事實力?”斯佩克斯終于插上一句。
“至于實力,是指整個國家的實力,當然包括軍事實力,”鄭芝龍瞄了眼斯佩克斯,挑釁的意味很濃,“大明的實力就擺在這里,明顯要優(yōu)于荷蘭,真要進行戰(zhàn)爭,則爪哇島也會是大明的目標。”
“鄭司令是在威脅我嗎?”斯佩克斯以進為退。
鄭芝龍給出了一個斯佩克斯十分清楚的答案:“非也,大明不愿意與荷蘭發(fā)生戰(zhàn)爭,我們期望用和平的方式解決領土糾紛,但如果大明期望的和平不能實現(xiàn),最后解決問題的方式,只能是戰(zhàn)爭,以實力說話。”
鄭芝龍沒有像斯佩克斯那樣,有清晰的談判訴求,他只是提出解決問題的原則,依據(jù)這些原則,這些島嶼的歸屬,也就十分清楚了,斯佩克斯強調(diào)的實際有效管理,被鄭芝龍擊得粉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