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舍不得離開-《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1/3)頁
這幾天朱由檢實在有些興奮。
自從李宇生、劉柄中等人來到乾清宮,現在有了三項重要的民用技術擺在她的面前,紡紗車交給了劉芫芷,自鳴鐘的事,則是交給了湯若望。
但橡膠輪胎的事,他還需要親力親為。
在后世的歷史上,朱由檢上下班都騎自行車,對自行車的構造基本了解,橡膠輪胎一般要分為內外兩層,外胎堅硬、厚實,充當內胎的保護層,內胎上的氣門倒是不難制作,但如何制造出沒有縫隙的內胎,倒是難倒了他。
在后世,這是小兒科的技術,連書本上都不會記載,他現在沒有任何資料可以借鑒。
好在李宇生出售的橡膠數量巨大,有足夠的材料供匠人們去試驗,朱由檢沒有給匠人們設立時間表。
最先傳出佳音的是科學院,湯若望根據圖紙,將自鳴鐘的生產工藝完全吃透,由于他精通漢語,直接用漢語重新制作了一份生產圖紙。
“太精巧了,”看著湯若望的生產圖紙,老工匠簡直覺得不可思議,“陛下,根據圖紙,也許我們可以生產出自鳴鐘來。”
“什么叫也許?”朱由檢疑惑不解,“你們到底能不能生產?”
“陛下,這些鋼條,這些齒輪,實在太精巧了,我們很難生產出一樣大小的零件。”這些工匠們進入研發院之后,每個人的技術和手藝都被朱由檢購買下來,他們的手藝,已經屬于研發院,而不是個人,現在是大家合作,但以他們的工藝,估計也不一定能制造這么精巧的零件,要大量重復制作,規格大小一致,更是難上加難。
原來是產品的規范問題,朱由檢只能從后世尋找答案,“模具,你們先根據各個零件的大小,生產出一套模具,既然模具是一定的,那生產出來的零件,當然大小也會一致。”
“陛下,草民明白了,如果能生產出相應的模具,將來建立工廠的時候,可以分成多個生產單元,每個生產單元負責一樣主要的零件,就可以實現流水線生產了。”流水線生產,不僅在大明火器局,在皇家事務部的各個場子里也是普遍使用,這些工匠們早就熟悉了。
工匠們已經在憧憬他們的那份獎金了,朱由檢卻是回到乾清宮,他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劉芫芷。
在乾清宮最后排的暖閣了,劉芫芷正在紡紗,兩名宮女用她們的纖指協助分棉,棉花從她們的手中過一遍,就會變得均勻一些,朱由檢來的侍候,恰好看到一根棉線折斷,一名宮女正慌忙接線,劉芫芷停止紡紗機當口,聽到一陣腳步聲。
“陛下……”劉芫芷匍匐在朱由檢面前。
“劉小姐不用多禮,天天在宮里,”朱由檢示意劉芫芷自己起身,“怎么樣,紡紗機有進展嗎?”
“陛下,還是不行,”劉芫芷左右晃動著小腦袋,將臉上的汗珠甩出老遠,“因為紗錠太多,還有攪在一起的想象,此外,棉線折斷的問題也不能解決。”
“奧,一項偉大的發明,當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朱由檢估計也是,兩名宮女手忙腳亂地協助劉芫芷,那就是三個人在紡紗,而不是一個人,離珍妮紡紗機還差得遠,“劉小姐,你再試試,朕在邊上看著。”
“是,陛下。”劉芫芷落座,正好宮女已經將折斷的棉線接好,劉芫芷小心地紡織起來。
不大一會兒,中間兩根棉線就攪在一起,劉芫芷不得不停下來,讓宮女將兩根棉線解開,“陛下,你看……哎……”
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幾根棉紗攪合的問題,紡紗機不可能取得成功,朱由檢繞著紡紗機轉了一圈,發現劉芫芷將紡織熟棉的木框固定在紡紗機的前部,這樣棉線在空中的距離,已經很短了,不過紗錠在紡紗機后部下方,兩者并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劉小姐,將固定紗錠的橫檔,向上提高一些,讓他們處在同一水平線,此外,給盛放熟棉的木箱前面加上一塊擋板。”
“陛下,將紗錠上移,可以縮短棉線在在外面的長度,但是在木箱前面加上擋板,那熟棉在棉紗的拉動下,還能往前跑嗎?”劉小姐已經從方木凳上站起身,貼在朱由檢的左手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