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到這里又看了穆輕雪一眼。他知道穆輕雪只是個小乞丐,在本城也沒有住處。 一邊說一邊筆走龍蛇的記載道: “穆龍城,身約八尺,年約雙十,面如冠玉,犀額軒眉,音色清朗,美豐儀,穆輕雪之叔,住在…” 寫到住處,就停下筆,看著姜藥。 姜藥搖頭,“在下初來乍到,并無住處。敢問官人,貴寶地可有客棧?” 書辦笑道:“那自然是有的,客棧館舍、民間私宅皆可住的,只要閣下付錢即可。” 他的態度,比姜藥熟悉的地球上辦事人員的好多了。 姜藥沉吟道:“官人見笑,在下才知貴國以蓮子、荷葉為錢幣,可在下并無此物。” “那就是暫時無錢了。”書辦神色溫暖的笑道,“無妨,在我寶蓮國無礙的,以前其實來去自由,也無須登記。” “若是沒有蓮子荷葉,就可暫時住在神廟居,為蓮燈娘娘當個居士,那是我寶蓮國免費為客人和無居所者提供的居所。” “穆先生若無住處,大可暫住神廟居。” 姜藥喜道:“果真,那就謝過官人了。” 書辦一邊繼續寫下“住所元葉城神廟居”,一邊笑道: “穆先生無須謝我,這是蓮燈娘娘的功德,只要經常去娘娘像前清灑塵埃,焚香禮拜,便算謝過娘娘了。” 說完,又刷刷的寫了一張字條,蓋上印鑒,“穆先生去了神廟居,憑此文書即可入住。” 姜藥站起來,抱拳道:“謝過了。” 叔侄二人離開城守衙門,穆輕雪就帶著姜藥直趨蓮燈娘娘的神廟。 娘娘廟在城北,周圍很是熱鬧,廟會人流很多,入廟燒香的人絡繹不絕。 神廟前的牌樓的石柱上,是一副石刻楹聯,卻是: “天道蒼茫寶光大,緣數幽微明燈長。” 頂頭的橫聯又是四個大字:“天道光明。” 明帝姜藥見了這幅楹聯,心中歡喜,這當然是他喜聞樂見的。 可是進入這道樓牌,看到第二幅對聯,姜藥又是神色一凝,你道為何?原來明王看見這第二幅對聯卻是: “大夜欺天明心死,黑暗蓋世鬼域寒。” 橫批是:“長夜如墳。” 這一副對聯就很不祥了,還帶著警世之意。尤其在姜藥看來,感到很不舒服。 這幅對聯和之前一副的意境含義恰恰相反,卻出現在光明之神蓮燈娘娘的神廟前,顯得不可思議,似乎極不合適。 可姜藥卻知道,這很合適。 因為光明和黑暗,譬如陰陽兩面。 有黑暗才有光明,有光明才有黑暗,兩者不應完全對立,關鍵在于是光明為主宰,還是黑暗為主宰。 這兩幅對聯看似意思相左,可其實正符合大道。 連進兩道樓牌,這才進入一個寬敞的、香客川流不息的廣場。 穆輕雪指著廣場前人流摩肩擦踵的大門,奶聲奶氣的介紹道: “表叔,這就是光明門,傳說每天夜里,蓮燈娘娘就是從這里出來,賜予萬家燈火呢。” 姜藥抬眼看向光明門,只見那門頭之上,赫然有一盞七瓣蓮花燈臺,燈臺之上,盤坐著一位沒有五官的女子。 這就是蓮燈娘娘的法相么?沒有五官的女神? “走,表叔,居士院在西邊!”穆輕雪拉著姜藥,從光明門擠進去,就要帶著姜藥去西邊的居士院,也就是神廟居。 可正在這時,姜藥忽然看到廣場中間佇立著一座石像。 在看到這石像的剎那間,他就覺得有點熟悉。 這石像高約丈余,面貌清雅,寶相莊嚴,頭戴逍遙巾,明明是一座石像,卻帶著一種飄然欲仙的清逸之氣,像個仙風道骨的美男子。 在人群之中,顯得很引人注目。 很多人經過這尊石像,還拱手行禮,面帶敬仰。 姜藥仔細瞅瞅,忍不住露出驚愕的神色。 姜隱?! 這…這不是便宜老爹姜別離、便宜師父姜隱么? 老東西的石像,怎么會在這里? 姜藥指著石像,對穆輕雪說道:“輕雪啊,那石像是誰?為何在蓮燈娘娘的神廟廣場?” 小丫頭算是半個土著,趕緊解釋道:“那是姜圣人,據說是蓮燈娘娘派來救災救難的。” “傳說幾千年前,元葉郡發洪水,是姜圣人治水安民,活人無數。所以被樹立神像,祭祀數千年了。” “呃,表叔,傳說姜圣人也是從外面來的,也在居士院住過呢。” 姜藥很是無語。 焯…老東西,你做的好大事啊,原來你幾千年前就來過了。 真是哪都有你。 可是你為何沒有帶走寶蓮燈? 是你沒有勘破這個妙境?還是緣數不到?還是功德不夠? 姜藥有些泄氣,姜隱這老東西都沒有得到寶蓮燈,那自己呢? 到了煙火氣十足的居士院,姜藥取出文書,很快就被帶到一個古老的小院子前。 院子很小,也很世俗氣,卻有一塊小小的匾額,題著“九隱居”三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