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都是鉆門縫長大的-《從1994開始》
第(2/3)頁
“哦,對了,你怎么不怕你媽啊。”林義之前拿李強母親壓他,沒想到這小子無動于衷。
這么皮了?
“先給我東西。”李強動作挺快,就差點撲了過來。
“拿去吧,拿去。”林義笑了笑,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時候。
“我媽說過,你小時候也經常爬我家門縫。”拿到東西,小黑個一溜煙跑了,稚嫩的聲音從門外飄了過來。
林義:“……”
……
放過小黑個,栓上大門。
林義仔仔細細地把家里清查了遍,然后趁著黃昏的最后一絲光線。
來到了二樓的稻草堆前,沒有立即動手,林義還是老一套,用各種角度透過瓦縫瞄四周鄰居,直到確認安全。
查看了下稻草的擺放方式,才有序翻開。
沒多久,一個長差不多1.5米,寬高約0.5米的黑色匣子呈放在眼前。
這匣子是爺爺奶奶去世后,林義在一個大半夜,趁著沒人,從老院子的橫梁上翻出來的。
說實話,重生后,林義對這東西惦記很久了,不過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只記得前世2007年,由于南方冰雪太厚,老院子后面的李子樹從山的邊沿壓了下來。
老院子由于長久沒人住,已經腐朽不堪,沒經得住,被壓垮了一角。
而這匣子則落到了院子另一戶人家手里。
也不知道開出了什么東西,據說當時賣了二十多萬。不過聽說買家神通廣大,東西還是沒來得及追回來。
木匣子外面鑲訂了一層密不透風的鐵皮,估計是防蟲鼠用的。
林義用手撫摸了下,傳來一陣涼涼的觸感。
這次還是沒有選擇打開,主要是沒工具,也不專業,更不敢用暴力,怕震碎里面的東西。
因為林義猜測里面可能有瓷器字畫之類的,畢竟爺爺生前經常說,祖上曾經也是九江城里的殷實人家。
把東西還回原樣,林義邊下樓邊琢磨著古董。
這個村雖說有三千來人,但往上數兩到三代,至少五分之二是外來戶,都是躲避戰亂而來的。
李家如此,林義家也是,其他就更多了。所以古董這東西還是有潛力可挖的。
……
“那禎姐,打個電話。”
這個年代,老式程控電話,村里就三部。而老村長家離得最近,面對面,中間只隔一條泥土馬路。
說起老村長家的孫女,那禎姐,在村里的名氣那是響當當的,是林義這一代人的偶像。
因為對方不僅樣貌生的好,在村里人緣也挺好,更厲害的是村里第一個考上清華北大的大學生。
嗯,總得來說就是大人們口中常提到的“別人家的孩子”。
“等一下。”小賣部里,那禎正忙著對付一群叫嚷的小孩。
“我要鼓仔糖”
“紅色的辣椒糖是我的”
“呀,小黃子你個鼻滴蟲,搶我的酸梅粉。”一發尖銳的叫聲,只見一個暴脾氣的小姑娘,猛地一推往嘴里倒淺紅色粉末的小男孩。
“你還吃了我的唐僧肉呢。”小男孩一個趔趄,邊退邊繼續往嘴里倒粉末,粉紅色的粉末弄得嘴角,衣襟上到處都是。
…
看著小孩子們的各種推拿,林義突然也想嘗嘗兒時的味道,于是俯身在小賣部窗口,往里頭的木制陳列柜瞄了眼。
“那禎姐,給我也來一包粉筆糖。”
“好,”
一直等猴孩們推推搡搡的離去,才給林義騰出空間。
電話是打給華哥的,陽華,大姑家的四兒子,一個徹頭徹尾的淘金者。對黃金、古董、好酒極為癡迷。
本來林義想自己直接上手李家花瓶的,不過想一想放棄了。
一是直接去收,太過突兀;二是鄰里鄰居,怕對方將來后悔、抱怨以及糾纏。
這事情,前世可沒少發生,見多了。
林義是個怕麻煩的人,所以想要陽華幫忙,同樣也讓對方掌掌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