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省城-《從1994開始》
第(2/3)頁
“你這種類有點多了吧,光印張費用就是一筆大花銷了。”
旅社里,累癱的兩人剛洗完頭發、淋完澡,就湊在一起商量接下來的細節。
“那沒辦法,要想一鳴驚人打出很好的廣告效果,書的種類必須多,還要齊全。”林義指了指自己列的書單,“這黃岡系列,是不可缺少的…”
“這“新教材完全解讀”,一中門口的書店我看過,沒有。”
“而這個“點撥系列”在我們學生中很受歡迎的,就是我們校門口的盜版有點太不負責了。”
“嘿,你口口聲聲說別人盜版,自己不也盜版。”陽華揶揄了句。
“這就是你不懂了,有哪家書店全是正版?那成本就高到海里去了。
你看啊,正版書進價就要書上標注的賣價50%到70%,我還要打折、還要納稅、還要人工等各種花銷,你說那樣還有什么利益可圖。”林義崴著手指給他算賬。
“再說,要打通老師關系營銷的話,又是幾個百分點,哥,你能不站著說話不腰疼么。”
林義是知道的,就算正統國字一號書店,高仿都比比皆是。
不是有傳言說馬小云第一次找金庸先生簽名的圖書是假的么,聽說因此還被人冷遇了。
那可是正兒八經的國字一號店買的啊。
“那你這盜版能有保證嗎?”
“所以我們才來省城找規模和技術好點的印刷廠啊,品質絕對不是邵市民房中窩著的那些小作坊能比的。放心吧,應該可以以假亂真。”
敢這么說,后世私人書店的書基本是高仿,只是不專業的看不出罷了。
“所以呢,這十多個教輔系列是必不可少的。另外的書籍,我也都是仔細琢磨過的。”
“這五年中/高考三年模擬,少不了的吧。”
“兒童教輔系列、小學生教輔、小人書、漫畫、連環畫等等,這個市場很大的。我這幾天就在一些街道上零零散散看到些,如果我一次性齊全了,肯定會有巨大競爭優勢。”
“你這花錢可不少。”對圖書這行,陽華有點不太懂;但不妨礙他腦殼疼,這個一點那個一點,加起來就很多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都這時候了你得相信我,相信就會有驚喜,真的…”
聞言,沒好氣的陽華反手就對著林義后腦勺一巴掌,以此宣泄他的不滿和無可奈何。
“其實我還希望去趟南方特區,到那里進點小錄音機、英語磁帶、音樂磁帶,明星貼畫和海報,以及掌上機等等。
如果有這些,書店的吸引力和在學生中的傳播速度肯定會更快。”這些都是林義早規劃好了的小秘訣。
“這個還真必須有。”這個建議陽華倒是認可,不過接下來又疑惑了,“掌上機?你確定那些陪同買書的家長會信任你?”
“那個我打算和金古溫梁黃的小說放一起,一個單獨的小隔間,你懂的。”林義眨眨眼,這可是后世常見的套路。
還別小看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其利潤還真不小,怎么著也不會比那些英漢詞典等各種寶典賺的少。
這個下午兩人絮絮叨叨了很長一段時間,覺著肚子餓了才下樓吃飯。
……
利華印刷廠,一個掛牌國有企業,就像那種鄉鎮私人企業掛靠政府牌照一樣,其實已經私有化了。
“你們找哪位?”大門口,保衛處的一個老頭攔住了兩人。
“大爺,我們找胡科長,談業務的。”林義從口袋里翻出一個省教育廳的工作人員證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