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評價-《從1994開始》
第(3/3)頁
看到這則新聞,林義當時還和朋友喝茶聊天時分析過其失敗的原因:
一是任人唯親,缺乏高端人才。
二是一人集權制,放權不夠。
三是管理非常混亂,腐敗嚴重,沒有完善的監督機構。
據說當時在特區有這樣一個小道消息:在新一佳干一兩年的采購,就可以買車、買房。
而“最出名”是新一佳出來的員工,特區零售業是拒絕招聘的,想想其名聲有多么的臭。
可以說新一佳這棵樹從根爛到葉。
四是對電商反應太慢,沒有轉型。
電商雖然發展快,但實體店是不可能被取代的。
如果自己腦子不好使,就學學國內其他超市的領導人:沃爾瑪怎么改變,有樣學樣就行了。
這是當時小圈子里流行的玩笑話,雖然是笨方法,卻真的很有效。
第五個是資金鏈斷裂。超市與超市之間太過分散,沒有形成連鎖、規模、品牌效應。
你想想,70多家門店,卻開遍全國15個省,北到遼,南到瓊。
這樣的分散型布局,在管理、物流、成本、供應鏈上都是致命的缺陷。
有人譏諷說:這樣布局,其競爭力還不如單打獨斗的超市,至少人家會心力專一。
最后得出結論是:李女士很有闖勁,得益于時代的機遇迎來了一波高速發展。
但終其自身的積累不夠,思維跟不上時代,才華跟不上野心,導致木桶效應爆發。
林義思緒開了回小差,不過最后還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候富貴的話題上。
說實話,見過其“我見猶憐”氣質的人,根本不會把這種認真的精神往蘇溫身上想,這也難怪候富貴會對其另眼相看。
不過聽到這話,林義卻另有想法:雖然不能否認人家的這種精神,不過其認真的程度,也讓林義有了猜想。
難道其家里的情況比旋姐看到的還要緊張,急需一份有“錢”途的工作?不然沒法解釋這行為。
不過林義終究不是那種八卦心特別重的人,也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復的狹隘者。
吩咐候富貴對蘇溫進一步了解,最后單獨寫一份書面評估材料給自己后,林義起身離開了超市。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