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兩人-《從1994開始》
第(2/3)頁
再比如,那上下兩卷的《西方美學史》,博大精深,像林義這樣的‘美學業余愛好者’,讀了幾十年都似懂非懂。但那些上過幾年初中的半大孩子,掛一個“流浪詩人”身份,就可以在社團里面對廣大女學生說它個三天三夜,昏天暗地。
而到了九十年代初,校園里開始流行閱讀港臺書。如果能手持一冊港臺版的薩特或加繆的書,那可是一種重要的‘象征資本’——既代表眼界開闊、思想深邃,也暗示著某種社會地位。
但92年的市場經濟開啟后,尤其是有著“92發財證”和“92海南房產熱”的實例加成。經濟熱帶來的社會震蕩效應,使這時的國人包括大學生都有了一種浮躁。
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書開始受到大學生青睞。想到此,林義再結合記憶,開始在白紙上寫著: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接著又寫了《增長、短缺與效率》《發展的主題》《凱恩斯理論與中國經濟》…
一口氣寫了三十多本書名,林義沒理會身邊四人望著他的寂靜。覺得大學生在關注社會改革熱情的同時,肯定更關注自己的現實出路。
尤其是最近席卷而來的“經商熱“、“出國熱“、“讀書熱“。
于是林義又開始寫下:《艾柯卡傳》、《在哈佛商學院學不到的經營之道》等一系列書籍。
但總感覺還不夠,思索了會覺得個人素養的提高、精神衛生以及處世技巧等有關個人修養問題地書籍肯定會非常暢銷的,于是接著續筆:
《學會說NO》《談判桌上的技巧》《生存哲學》《掌握口才與交際藝術》等一系列口才與交際方面的書籍。
這些書除了“學會說NO”,大多只是粗略翻過,卻沒細讀。因為前世經歷過困苦的林義覺得那都是套話,騙騙溫室里的孩子還差不多,說服不了摸爬打滾長大的人。
“嫂子,你看看,我每樣都舉了些例子,你只要參照這些系列進貨肯定是錯不了的?!?
看到吳芳芳點頭,林義又說:“除了這些務實類,當代大學生的讀書傾向應該還可以分兩類:一類是情感方面的書,像三毛、瓊瑤的,這類書可以多多益善。
二是具有悲劇色彩的西方名著。比如尼采、弗洛伊德的書籍在此時比較走紅?!?
“好,”有了林義的大方向,吳芳芳心里的擔憂一下緩解了。
“附近的書店多嗎?”雖然把書店當喜好不靠這個吃飯,但林義肯定也不希望它虧本經營。
“有兩家,規模不大,都是以教輔為主,另外那種比較多?!闭f到這,吳芳芳也不好說的太露骨。
“行,他們書店有的,你也要著重參考。有時間去把羊城的各種書店也轉一轉,獲取一些經驗和收集一些信息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那種書,看到鄒艷霞在這,他也沒多說,但肯定也要挑一些擦邊類書籍的。
下樓的時候,鄒艷霞輕問他:“你剛寫的那些書都讀過嗎?”
“都大致翻過,但有一些記憶不深刻?!闭f著,林義感覺到她在灼灼地看著自己,側過身來果然如此。
大長腿輕偏過頭,在夕陽的照耀下,臉色顯得有些紅暈,掠過他往下走的時候傳來聲音:“晚上做夜宵吃吧?!?
“唉,還是你懂我,我們等會就去買菜,做你最拿手的?!笨磥聿恢棺约簺]吃好,鄒艷霞也只是做了樣子。
沒有打擾那對久旱逢甘露的夫妻,林義把刀疤叫上,一行三人開始了大采購。
電磁爐,電飯煲,鍋碗瓢盆,柴米油鹽醬醋茶,香料和菜等是一應俱全。
在附近市場買完東西,鄒艷霞瞄了下時間,才晚上七點過,看了看外頭的霓虹燈光,對著鏡子她重新扎了下頭發,“去校園里逛一逛好么。”
“我還以為你忍得住?!弊鳛橐粋€對大學充滿渴望的學子,大學校園無疑是夢幻的、有著神圣色彩的。
都說中大康樂園,武大珞珈山,北大未名湖,是國內最美的三大校園。
穿過孫老先生摘抄自儒家經書《禮?中庸》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十字訓詞后。兩人并肩從擁擠的人群里分離開來。
蒙蒙的天際,昏黃的路燈里,中大老校區有一種常青藤名校的氛圍。
靜謐與透亮的夜色,綠樹成蔭,鮮花怒發,林蔭小道上,更是有著花香彌漫。校園里的老建筑總體上為嶺南風格,紅柱、黃墻、藍瓦,色彩艷俗但不失莊重,富有當地傳統特色。
看得出,嶺南校區最初是經過認真規劃的。中軸南北貫穿,標志性建筑集中在逸仙主軸線,樓堂館所依其兩翼排開。
來到那大草坪和水池,林義想起了美國華盛頓的國家廣場,不知校園的規劃是否受到它的啟示。這種猜想不無道理,因為康樂園的最初規劃出自于一個美國人之手。
隨處的綠蔭,矗立的古老建筑,兩人好像行走在民國里頭一樣,氛圍特別濃郁。
“好喜歡這里?!绷质a小道,大長腿仰頭望著“遮陽傘”,笑著說以后不管下雨還是天晴都不用打傘了。
“看來某人改志愿也算棄暗投明了吧。”這話自然換來一個衛生眼。
“其實晚上我們也可以報道的。”晚上報道的人確實不少,就像剛才進來的時候,還有好幾輛新生接送車開了進來。
但林義就是不想去動,也不想去擠了,“明兒趕個早,趁人少的時候報道吧?!?
兩人在孫老先生的銅像處停留了會,當聽到旁邊幾個女生議論說“這是東洋人捐贈的”時,鄒艷霞問“這是真的嗎”。
林義抬頭望著頂部說:“這是孫先生的日本友人梅屋莊吉贈送的?!?
繞著小禮堂轉了一圈,當來到“惺亭”時,鄒艷霞直呼要是米珈的單反相機在就好了。
花了些時間,沿著羊腸小道慢慢悠悠轉了一圈,才踱步來到了亭中,女人抿著嘴感嘆:“好想敲一敲這個鐵鐘?!?
惺亭蓋呈八角塔形,紫色琉璃瓦頂,瓦脊上各有一龍頭。亭中間懸掛著一口鐵鐘,上面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個佑字。
“惺亭以前是帶高帽的地方,比如“右”帽子:被遣送返鄉,或下放農村勞動,或開除學藉…
而這個鐘是以前上課用的,應該還敲的響?!闭f著,林義指了指不遠處一個背單詞的女生,“聽說周三的時候,這里是英語角?!?
可能是女人的直覺,游完“乙丑進士”牌坊。鄒艷霞剛來到永芳堂的地界,看到那廣場兩側的十八銅像,就有些害怕,不由自主地揪著林義的衣袖,人也不自覺地依附了過來。
“不用害怕,這是十八先賢銅像呢,”林義抬手指著告訴她:“你看啊,我們從左側說起,依次為:孫中山、蔡元培、章炳、梁啟超、康有為、鄧世昌、黃遵憲、魏源、林則徐、詹天佑、秋瑾、譚嗣同、嚴復、馮子材、容閎、洪秀全。”
聽到這些名字,鄒艷霞琢磨著又細細看了兩遍,但最后還是抬頭說:“我還是有些怕。”
“那以后不要一個人過來了,或者沒事干脆不來就是?!闭f句老實話,要不是還有旁人走過,光自己兩人的話,林義早就帶著她逃離這里了。
女人感覺很準,也可能是環境和光線導致的原因,夜色中反正給人的感覺很不舒服,就兩個字:陰森。
“啊,”輕啊了一聲,鄒艷霞盯著林義,俏了下眼皮子,“你是不是知道點什么?”
“書上看到的,”但林義接著又說:“你一個女人家家的,還是不要知道的好?!?
“今晚多做個爆炒黃鱔?!迸似彀停肫鹬百I菜時,林義對菜市場的黃鱔多看了好幾眼。
“這么好?”
“你吃我的還少么?”
“我怕說了你就不做了。”
“看心情吧。”每次不經意彎著嘴角,女人就知道自己搞定了他。
“……”
“再不說,我心情就不好了。”
林義無語地撇撇嘴,看她那么執著,“行吧,你到時候可別怨啊。”
屈服在一個“你快點”的白眼下,林義還是給她講了這耳熟能詳的永芳堂靈異傳說。也算是從另一方面給她提個醒,以后沒事別來這里。
“這永芳堂是由香江南源永芳集團公司董事長姚美良先生捐資一千萬元人民幣興建的。
他們說:從上方俯視,永芳堂由對稱的外方內圓的雙曲面組成,前庭舒展的兩翼象征開放中的國門,直達三樓正廳的室外六十級臺階象征著國家的發展進步。
而這近代十八先賢銅像雕塑群,在中大流傳著一個詭異傳說:比如永芳堂的臺階在白天和晚上數數目是不一樣的;又如,它的正門不開開側門,因為正門一開就要死人。
這座建筑與整個校園風格不怎么協調,其設計在我們學校里一直是很有爭議的。
有人說它破壞了中大的風水。因為它的設計從上方俯瞰好像一個墳墓(聽說它本身就是個靈堂之類的建筑),呈八字型向兩邊伸展,堂前還有18尊銅像,據說是守靈的。
傳聞永芳堂的所有設計師,一年內全部死光。而且永芳堂剛剛起好的時候,八字型兩撇所指之處,草木皆死。
永芳堂是為了紀念孫老先生的,里面存放著他老人家的衣冠冢。但實際上不是的,關于里面放的是誰的衣冠,有兩個不同的版本:
一說是永芳公司老板的爺爺的衣冠;另一說是建筑老板的女兒的,她的名字有個芳字,所以永芳堂意思是芳永遠睡在里面。
有人說永芳堂里時不時會傳出來女人聲音。永芳堂的邪門之處還在于上永芳堂的臺階,早上數和下午數是不一樣的。外面有18銅像,每個銅像有一個鎖鏈鎖住,如果有人發現了那一個銅像沒有鎖鏈的話就會有教授或學生死于非命,你說邪門不。
傳聞白天和晚上12點兩個不同的時間里,永芳堂前的樓梯數目是不同的,晚上會比白天多出一級,與此同時,若回頭仔細查看那十八尊雕像,會發現某一尊雕像的方位是發生了明顯改變的。貌似真看見過的人都沒活著說過,活著說過的人貌似都沒真看見過,所以傳說就成為了傳說?!?
說到這里,也真是巧合,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白色短袖女人,從旁邊跑步經過時,不聲不響的對方突然吼了一聲,頓時把兩人的頭皮都掀了起來,背部直接發麻…
鄒艷霞哪里還敢盯著銅像和建筑看,拉著他就趕緊開溜,她這窘迫的形態,讓同樣驚嚇到的林義頓時又樂不可支。
一口氣,兩人跑到了珠江邊,感受著陣陣涼風,望著江心點點漁火,聽著江岸聲聲蟲鳴,鄒艷霞拍了拍心口,呼著氣說:“太嚇人了。”
也不知道她說的是故事嚇人,還是那白短袖女人嚇人,或者兼有之。
林義憑欄笑著搖頭:“當不得真,這明顯是有人在搞怪罷了?!?
女人言而有信,離開江邊,兩人就去菜市場買了六條黃鱔。
做菜的時候,林義本想幫著打個下手,比如配菜、洗菜、切菜之類的。卻不想被她推了出來,“你那本《影響力》的書都看好幾天了,去把它看完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