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夜聞君琵琶語,” “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 “為君翻作琵琶行。” 張明宇目光看向盧琵琶。 盧琵琶雙目含淚。 張明宇這首詩簡直就像是為他量身定做的一樣。 《琵琶行》中,運用了比喻、通感、烘托等多種寫作手法對琵琶女的演奏技法進行了描寫。 而現在的琵琶女,就是盧琵琶。 《琵琶行》是一首音樂詩,張明宇的每一句,盧琵琶都覺得是在訴說她一生的情、怨、愛、恨。 詩句配上琵琶聲,兩者完美結合,一一訴說給現場及屏幕前的所有人。 看到盧琵琶哭了,張明宇伸手拍了拍盧琵琶的肩膀,說道: “凄凄不似向前聲, 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 江州司馬青衫濕。” 這里就像是一個比喻。 最后的江州司馬,在盧琵琶聽來就是自己本人。 琵琶之美。 音樂之美。 詩詞之美。 三者完全融為一體。 盧琵琶停止了彈奏,掩面哭泣。 張明宇放下話筒,沉默不語。 全場一片寂靜。 …… 萬樹成正在家進行這首《琵琶行》的賞析。 不過這次微博里沒有人催。 這次的詩句有些長。 不是標準的四句八句。 解析需要一定的時間。 人們都在耐心等待。 不過萬樹成的底蘊深厚,也沒用多長時間就賞析完畢,先發了一篇到微博上,以供廣大網友們觀看。 “佳作之選!選之有三。” “其一,張明宇把歌詠者與被歌詠者的思想感情融二為一,說你也是說我,說我也是說你,命運相同、息息相關。” “其二,詩中的寫景物、寫音樂,手段都極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寫身世、抒悲慨緊密結合,氣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終浸沉在一種悲涼哀怨的氛圍里。” “其三,作品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很強的概括力,而且轉關跳躍,簡潔靈活,所以整首詩膾炙人口,極易背誦。” 特別是最后“極易背誦”四個字,格外的醒目。 雖然關注萬樹成微博的年輕人并不多,但是因為被頂上熱搜的關系,一樣有很多人看到,而刷微博熱搜的人里面,可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其中更不乏一些正在上學的學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