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播種-《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3/3)頁
經過工人們精細整理后,整個田塊已經極為平整,土塊、石塊和雜草根也清理得干干凈凈。
前期深耕后過于疏松的土壤,也在用耙耱2~3次進行鎮壓后,使土層下沉,達到了上虛下實的要求,暄土層基本不超過3cm。
這樣做有利于種子的出苗,減少下層土壤的水分蒸發。
而這時,老向也將經過3天暴曬的‘苜禾1號’原原種分發給了干活的工人。
一般來說,種子生產田生產的播種材料應是原種或原原種,且對選凈度、發芽率、千凈重、硬實率等等都有要求。
但‘苜禾1號’原原種是種子商店提供的,自然不存在任何問題。
播種方式經過郭陽和老向的討論,最終選擇了穴播,播種深度1-1.5cm。
種子太小,如果播種過深,會影響發芽并直接影響產量。
至于用種量,按老向的說法,在土壤肥力和灌溉條件相對較好的情況下,第2年苜蓿生長的平均密度以2000株/畝為宜。
不可過稠,也不是不是越稀越好。
而要達到這種密度,每畝用種量剛好在1斤左右,也剛好播完100畝的種子田。
此外,播種密度后期還可通過間苗、施肥、灌水等各種管理措施來調控。
只是因為‘苜禾1號’的珍貴性,如果后期過密,郭陽寧愿多花點人工進行移栽。
播完種后,又再一次對種子田進行了輕度鎮壓,使土壤與土壤緊密結合,利于種子吸水萌發和防止吊根現象。
隨后才灌安種水。
也就在這時,郭陽兜里的手機響了起來。
接通后,便聽余洪海嘹亮的聲音傳來。
“郭兄弟,你的芬特930到港了,等會兒我就給你發貨!”
“這次我也要來你的基地上看看,你可得好生招待我,為了搞到芬特930和克拉斯全套青貯機械,可費了我老大功夫。”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