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移民-《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2/3)頁
郭陽默然的看著這一幕,他明白了原主為什么會那么拼了命的讀書。
是因為他和這里很多的農村學子一樣,看夠了戈壁灘的荒涼,黃土高原的貧瘠。
把考大學當作了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一邊深沉的愛著這個地方,一邊又拼了老命的想逃離。
而每次要離開的時候,男女老少不論春夏秋冬都會扛著箱包走好遠的路。
但荒漠化,一方面是由環境變化引起的,更主要的卻是人類向自然索取過渡造成的。
民勤湖區便屬于人口嚴重超載的地區。
此前在考察鹽堿地地時,郭陽就有考慮過民勤,但這里有一個致命的缺陷。
太缺水了!
而且不是某一個村落缺水,是普遍性的缺水。
基本的居民用水和農業灌溉都難以保證,更不要說改良鹽堿地。
考慮到苜禾1號的特性,就只能暫時先選擇金塔了。
雨禾村是一個小村子,村里的人戶稀少,而且東一戶西一戶的。
郭陽原本想找找是誰住在村口,在村里傳他的謠言。
但等真到了時,才覺得這是一個扯淡的理由。
總共就看到了這么十幾棟房子,誰有心思來傳他的閑話啊!
汽車的轟鳴聲還是引起了村民的注意,有村民從院子里出來。
打量著難得一見的汽車,汽車最終在郭山的院子前停下。
村民們看到兩個穿著面料極好的衣服的人從車上下來,其中一人很年輕。
“郭山,你家來客人啦!”有人吼了句。
“那年輕人看著像不像是郭陽?”
“你別說,好像還真是他,聽說他在外面發達了,看樣子真不假啊!”
“嬸啊,前兩天你還在說郭陽這么久不回來,可能是在外面犯事被抓了。”
“害,我也是聽別人說的。”
“差點沒認出來,果然還是得讀書啊,讀書才能離開這破地方,郭陽是這樣,他侄女以后估計也不會回來了。”
“村里的人都快走完了,就剩我們這些老頭老太了。”
幾人沉默了會兒,村里幾乎沒有30歲以下的勞動力了,30-50歲的人也極少。
年輕的、文化水平較高的和經濟條件好的,都搬走了。
“這次政府組織搬遷,也不知道靠不靠譜,聽說是要去疆省,要不要搬呢?”
“不搬又能怎么樣呢?風沙越來越嚴重,種地的收入越來越低,現在家家戶戶誰家沒有欠款。”
“我知道郭山不太想搬,今年秋天他才組織了人去栽樹,還計劃著開春再去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