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戈壁上的溫室-《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2/3)頁
“就是,現在村社的干部都在忙著動員大伙承租沙海農牧的溫室,大伙兒都拿不定主意呢?”
“聽他們說,政府農技部門和沙海農牧會統一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要求還挺嚴,不按標準進行種植,產品他們不收。”
“我肯定不會去租溫室,租金太高,別到時候本錢都收不回來。”
“不就是換到了大棚里嗎?哪需要什么人指導。”有人憤憤的說道。
老丁是一名年過六旬的老漢,古銅色的肌膚,臉上皺紋密布,汗水滑落下來。常年勞作的手臂上,也露出結實的肌肉。
“溫室里種菜學問大著呢,尤其是病蟲害的防治,如果還按原來的那一套,肯定是種不好的。”
幾人面面相覷。
老丁也停下來,從地上抓起一把土壤攤開,另幾名老漢也湊了過來。
“但扎子溝都是這種黃沙土,土地廋,留不住水和肥,是種不出來好菜的。”
其余幾名老漢各有所思。
土壤確實是硬傷啊!
“聽說沙海農牧在那棟玻璃溫室里研究基質栽培,進去干過活的人出來都神神叨叨的。”
“那邊管得嚴,溫室外都有圍擋圍住的,隔得遠看不真切,應該能成功吧。”
老丁卷起了旱煙,眼神深邃,其余人也有樣學樣。
“沙海農牧一定得成功啊。”
“種地是肯定得種的,不然一家子人的生計從何而來。”
……
穿過一些普通的溫室后,陸漢斌來到了一棟智能玻璃溫室前。
玻璃溫室面積大約200畝,除了承擔育苗的任務,這里也是沙海農牧眾多科研研究的場地所在。
比如說蔬菜栽培模式研究,以及現階段最重要的栽培基質研究。
陸漢斌走進玻璃溫室里。
一排排果蔬均栽培在寬60厘米、深30厘米的栽培槽內,栽培槽底部鋪著塑料棚膜,用來保水保肥。
棚膜上是厚厚的栽培基質,也就是作物賴以生長的“土壤”。
幾名技服人員半蹲在地上討論著,注意到陸漢斌到來,才起身。
一名形容消瘦,帶著眼鏡,皮膚黝黑的中年男子迎上前,眼神里充滿了敬佩。
“陸總,按照你提供的基質配方,辣椒、番茄和茄子的長勢都挺不錯,我們初步判斷,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陸漢斌眼里也帶著笑意,從藤架上摘下一個熟透了有些開裂的番茄。
咬一口,酸酸甜甜的汁液在口腔中爆滿,充斥著味蕾。
短短幾個月時間,他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但整日的忙碌不僅調快了生活節奏,也鍛煉了他處理問題的能力,練達了人情事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