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牧草壓縮-《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3/3)頁
“不能因噎廢食,沿海地區的銷售渠道要打開,草粉和顆粒加工也得做,即使虧本也要做?!?
“另外,大伙想想,有沒有降低物流成本的辦法?”
等苜禾1號上市了,其主要市場還是要銷往沿海或者出口。
但西北太偏僻,不管到哪里都是一兩千公里,基礎設施又差,很多農產品都面臨運輸成本高的問題。
苜禾的苜蓿想要產業化發展,首先就得解決運輸成本的問題。
會議室再次沉寂,連呼吸聲都小了下來。
西北這地方,物流成本降得下來嗎?
良久,才有個吞吞吐吐的聲音,“可以考慮加壓打捆的密度。”
聞聲尋去,是剛才提供營養成份含量數據的那年輕人,戴著眼鏡,一股書生氣。
那年輕人明顯緊張了。
郭陽微笑著,“說說你的想法?!?
胡杰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臟砰砰砰的跳個不停,拘謹的說道。
“我們的草捆密度只有120kg/m,但進口的干草捆密度為450kg/m以上,集裝箱容量可以達到25噸。”
“從美利堅運到我國沿海的成本只有10美元/噸!”
“所以,只要我們能在二次加壓打捆技術上作出突破,運輸容量增加,成本自然就降下來了。”
有人提出疑慮,“國內可沒草產品二次加工的手段??!”
“那是老美的技術,我們能行嗎?”
“當然能行!”郭陽擲地有聲的說道,也記住了這個年輕人得模樣。
隨后兩天。
郭陽消耗了自然能量,提升了幾臺牧草打捆機,使草捆密度大幅提升。
同時,也改造出了草捆二次加壓機,經過二次加壓的干草捆,密度瞬間提升到了500kg/m。
足足提升了4倍!
也意味著運輸的成本從500元/噸下降到了125元/噸!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