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種子產量-《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2/3)頁
“老楊兩口子一畝地甜椒收了120斤種子!”那人用夸張的語氣說著,聲音不小,以至于很多人都聽到了。
“真的120斤?”
“乖乖,甜椒種子的價格高,那不是一畝地就要賣7000多元!”
“你家每畝收了多少斤種子?”
“甜椒不行,只有30斤多點,辣椒有70多斤,村里的平均產量也就這個水平。”
“也不錯了,辣椒種子25元/斤,甜椒種子60元/斤,比預想的還高,每畝也有一千多元了。”
“之前聽天禾的技術員瞎聊,天椒1號鮮椒在甘谷那邊每畝都要賣3000元呢。”
婦女們面色各異,如果還是像往年一樣種糧食,一千多元的收益確實不錯了。
但有人做同樣的制種,每畝能賣7000多元,有人賣鮮椒能賣3000元。
這心里落差頓時就出來了!
真是看著別人賺錢比什么都難受。
村長盧兆強在一旁的角落里恰好聽到了幾人的談話,搖了搖頭。
心里頗多的感慨,
“制種的關鍵時間節點,老楊兩口子早上四五點就出門,中午就吃西瓜泡饃,晚上也是很晚才回家。”
“要說辛苦,老楊家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了。”
“并且所有的步驟都是按照技術要求一絲不茍的完成。”
“他們家能賺錢,我是一點也不意外。”
……
與此同時,與外界長期保持隔離狀態的良種繁育基地里。
不顯山不露水的天玉1號也成熟了。
但其實在嚴格的隔離保護措施下,天玉1號一直是實行的精細化管理。
每畝的種苗株數、株行距都有嚴格要求,植保管理等也是嚴格執行。
從4月中旬開始播種,經過了5個多月的生長,此時天玉1號的苞葉基本變黃。
籽粒也變黃變硬,呈現出特有的光澤。
已然到了最佳收獲時期。
為了保證種子質量,300多畝的天玉1號制種玉米全部采用人工收獲。
裝袋、上車、晾曬、脫粒、清選,包裝入庫。
一切都儼然有序。
嚴群臉上的神色十分的精彩,一會兒高興,一會兒擔憂。
“老板,種子產量結果出來了。”
郭陽饒有興趣的抬起頭,
“看你這模樣,是產量沒達預期?”
嚴群搖了搖頭,將一份報表遞給了郭陽,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