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育種和慘劇-《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2/3)頁
隨后消耗了151點自然能量,培育出了他的第一個大豆品種:天豆1號。
該品種為無限結莢習性,具有抗高溫干旱、耐多雨高濕,抗病抗倒、宜機收等特性。
最讓郭陽激動的是耐鹽堿和產量表現。
天豆1號的平均畝產量達到了480斤!
這段時間接觸期貨,郭陽也了解到了我國大豆主產區東北地區今年大豆的畝產情況。
大多農戶畝產量只有290斤左右,最好的也不超過320斤。
今年全國大豆的平均畝產量更是才220斤!
全世界單產最高的美利堅也才畝產380多斤,天豆1號直接就高出了100斤。
而且其耐鹽堿度也很不錯。
原本大豆作為中度耐鹽作物,低濃度的中性鹽對大豆的萌發和生長發育具有一定促進作用,
但當土壤鹽堿含量過高,產量就會降低。
可天豆1號的耐鹽堿度也得到了提升,在中度鹽堿地里完全能做到正常生長而產量不下降!
“呼!”
郭陽松了口氣,有了天豆1號,國產大豆就有了抵抗能力。
培育完了大豆種子,郭陽也沒急著出關。
期貨價格至少也得等到國內企業大批量進口大豆后才會見頂。
這段時間剛好也可以把其它種子培育出來。
除了大豆,他計劃再培育一些蔬菜種子出來。
經過幾天的忙碌,最終培育出了番茄、菜、菜心、胡蘿卜各1個品種,都是20-100之間的藍色等級種子。
這幾種蔬菜,都特別適合在隴省地區種植。
它們還有個統一的名字:高原夏菜。
常年銷往全國各地。
……
在郭陽忙著育種時,
京城微光公司陷入了一片沸騰之中。
漲!
漲!
漲瘋了!
謝時杰看著一路往上竄的大豆期貨價格,更理解了老板的良苦用心!
這多頭的走勢,實在是太兇猛了,稍微頭腦清醒的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不對勁。
但國內大豆現貨市場價格仍在飆升,企業爭相搶購!
他實在不能理解。
明明各大報紙都已經刊登了老板親自寫的文章,各種潛在的風險也一一說明了。
但頭鐵的人怎么依然如此多。
也許是因為外資也反應了過來,在國內的口舌也紛紛發表著針鋒相對的報道。
在輿論的亂戰中,很多企業迷失了。
楊成也不理解,跟著外資操作是大好的賺錢機會,老板卻讓人頻頻發表一些利空的新聞。
難以捉摸!
雖然期價依舊在上漲,但總有些冷靜的人停止了進口大豆。
甚至有人找上了門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