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育種和慘劇-《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1/3)頁
選擇定向培育大豆種子,郭陽承認他有心血來潮的原因。
說白了,就是受不了這口氣!
華夏是大豆的原產國,已有5000年的栽培歷史,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大豆資源。
但國內卻充斥著轉基因食用油。
在原本的歷史上,歷經這次大豆風波后,國內食用的大豆油90%以上都是轉基因豆油。
雖然現在歷史可能會有些許改變。
但大豆危機的根源卻沒有解決。
要想徹底清除病灶,最終還是得落在土地上。
開發閑置土地資源,這才是最有效的途徑。
郭陽首當其沖想到的就是濱海鹽堿地!
除了大西北,濱海地區的鹽堿地面積也不少,而且靠近市場,如果有優秀的耐鹽堿大豆品種,簡直就是完美切合。
郭陽心神沉入種子商店,
冷冰冰的空間里放滿了琳瑯滿目的小袋種子,每一小袋種子的數量稀少。
將少量種子存放在商店里,為的就是能隨時測試定向培育的種子。
但郭陽試驗了很多天,測試了很多優秀優質的大豆品種,但卻都沒有找到合適的種子組合。
這讓他郁悶了半天。
有的種子高產,卻不耐鹽堿,抗性也不行。
有的種子耐鹽堿,卻不高產。
當他強行添加品種特性了,顯示的培育成功率卻降到了冰點!
“想從普通種子的組合中定向培育出紫色等級的種子,難度還是太大了。”
“得要有些有特點的種子。”
郭陽嘴里不斷的念叨著,突然,腦海里靈光一閃。
他想到了前世有次在老家老房子時,無意間發現了株長相怪異的植株。
看著像大豆,結莢也密密麻麻的,卻全都是空殼。
他拍照發到同學群后,卻炸出了位常年隱身的正在讀博的同學。
“野生大豆!”
那位同學第二天就帶著老師找上了門。
將干枯的植株拔掉后,在土里找了又找,才發現了些細小干癟的種子。
他完全認不出來這是大豆種子。
而那時,他才知道受城鎮化建設及人類活動影響,野生大豆居群面積萎縮甚至種類消亡。
已被列為我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屬瀕危物種。
想到那株結莢無數的野生大豆,郭陽心頭火熱起來!
結莢多,如果再能讓細小的種子變大,那產量肯定低不了。
而且,我國的野生大豆大多自帶有較強的抗逆性和耐鹽堿特性!
郭陽立馬行動起來。
逐一的篩選野生大豆品種。
最終,他篩選出了數份攜帶抗病蟲、抗旱、耐冷、耐鹽、耐瘠薄、高蛋白、結莢多等優異基因的野生大豆資源。
隨后便是逐一與高產的栽培大豆品種進行組合。
果然,這次的成功率高出了不少。
忙活了好一陣子,郭陽才測試出了最合適的品種組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