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鄭元陡然一激靈,全邦慶的話點醒了他,在心里琢磨著。 “先把錢掙了!” “說的太有道理了,這鬼市場說不準什么時候就又滯銷了,前年收購站路邊可全都倒滿了遺棄的辣椒。” 鄭元已經連續種了幾年辣椒,對辣椒市場熟得不能在熟了。 2002年辣椒價格一度降到了冰點,從最高五六毛每斤降到了幾分錢一斤。 當年合作社出現了虧損,賣到后期,甚至出現了收購站拒收的情況。 2003年,天禾搞示范基地,推廣新品種,在有天禾兜底的情況下,他再次選擇了辣椒。 還好這一年椒價穩定,鮮椒一直能有4毛錢每斤左右 加上天禾的種子好,產量高,效益也還可以。 但今年的情況就說不準了, 去年行情好,按農戶的性子,今年都想撈一把,很多人都擴大了種植面積。 也有像全邦慶這樣的人,今年改種了辣椒。 一年賺,一年平,一年虧,這才是種植業的常態! 想到這,鄭元徑直丟下過來閑聊的全邦慶,往自家合作社走去。 全邦慶問道:“喂,你干嘛去?” “準備讓工人采收鮮椒入庫。” “這還不到8月啊?” “趁現在還能賣5毛錢每斤,先把錢掙了。” 全邦慶搖了搖頭,道:“毛病,今年干椒價格高,肯定是賣干椒更賺啊!” 鄭元沒有理會,聯系好干活的工人,安排好相應的周轉筐、運輸車輛等物資,計劃第二天就開始采摘。 現在是產銷旺季,蘭市周圍并不缺鮮椒收購商, 而且天禾早在產地附近修建了冷藏倉庫,鮮食辣椒當天采摘,當天就能完成入庫,能最大程度的保存鮮椒的品質。 隨后的日子里, 鄭元的合作社幾乎每天都保持著四五千的鮮椒出貨。 早早的就把鈔票裝進了兜里。 而像鄭元這樣的聰明人不在少數,通常來說,鮮椒價格在0.6元每斤以下,收干椒利潤會更高些。 當干椒價格低于6元每斤時,農戶就更傾向于采收鮮椒。 但農戶們早就被市場搞怕了呀! 今年的種植面積又明顯能感覺到增加了,后市的價格誰也說不準。 現在雖然只有0.5元每斤,但超過5000斤的畝產量,收益也算不錯了。 鄭元等人的推斷并沒有錯,隴省辣椒種植面積確實擴大了不少。 天禾種業從種子銷售中就看出了端倪。 九泉,天禾種業的擴繁基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