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十五章 紅色素-《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1/3)頁

    甘谷,2003年天禾的示范基地初見成效后,縣里就緊急申請了國家級辣椒標準化示范區建設項目。

    在各方的推動下,

    甘谷2004年的辣椒種植面積很快就突破了3.5萬畝,遠超出了計劃的面積。

    而且不止是甘谷,省內的其它缺乏支柱產業的縣市也蜂擁上馬了辣椒種植項目。

    產能的極速擴大,從鮮椒銷售開始就已經極速承壓,連帶著對干椒的預期也在下降。

    縣農業局很快就掌握到了這個信息,于是多番奔走,參加各類農產品展銷會、博覽會,對接各地市場。

    好在天椒1號的品牌早早打了出去,極佳的風味口感贏得了客商的一致好評。

    來收購的客商絡繹不絕。

    只是相對于種植面積,依然是杯水車薪。

    老舊的汽車行駛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從車的外表就能看出這車開得很苦,二手車販子都不收的那種。

    從一個山頭到另一個山頭,俞齊已經記不清沿路上有多少農戶種了辣椒。

    路邊的‘國家級辣椒標準化示范區’標識牌上還寫著他的名字。就像是定時炸彈一般,時刻的警醒著他。

    俞齊是縣農技站的技術員,示范區的辣椒多是由他技術指導。

    從技術上來說,辣椒種植已經成功了,但單一品種也帶來了其它麻煩:成熟期集中,原料高峰期積壓嚴重。

    與豐產相比,他更希望農戶能切實賺錢!

    盤山區的小鎮上,已經自發的形成了辣椒收購站。

    俞齊挨個的查看起農戶背簍里裝好的鮮椒,成色都很不錯,

    “今天行情怎么樣?”

    “又跌了,今天每斤3毛錢。”

    “還想著3毛了,都到這會兒了,等會兒2毛能賣出去就不錯了。”

    “兩三毛那咋還采呢?”

    俞齊不解的問道,2毛錢大概是農戶的成本價。如果是種植大戶,算上人工,已經虧不少了。

    農戶臉上的神情說不出來的復雜。

    “我們沒有和全王公司簽訂單,干椒價格沒有保底,就只能先賣部分鮮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