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取勝之道-《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2/3)頁
先玉335敢賣高價,一是因為有獨特的品種特性,二是產量少。
天玉1號今年的制種產量大幅增加了吧!
還敢賣高價,要是庫存積壓可就有好戲看了。
……
種業周刊的文章在天禾種業沒有引起任何漣漪。
除了嚴群和郭陽會偶爾看看,天禾的生產技術團隊一忙心思的撲在了工作上。
在黑省,在蒙省……
天禾的技術團隊散落在了全國播種面積最大的幾個省區。
郭陽到了五原,
原本是想看看鹽堿地改良項目的,自然能量積累的速度近來慢了點。
但恰好,天禾種業在五原要舉辦一場種子展銷會,他便調整了行程。
時間進入3月的尾巴。
但五原的玉米播種時間通常在4月下旬,天禾的經銷提前了。
示范田里,技術人員還在準備著,就有農民不耐煩了,這些人是被鄉鄰拉著來的。
“干嘛要換品種,鄭單958不好嗎,上午收了麥子,下午就把玉米種上了,連肥也下了,多省事。”
“是啊,種子一播,就等收獲了,其余時間就出去打工,一個月2000元不香嗎?”
去年試種過,有過體會經歷的人也不少。
“等著就是了,還能坑你不成,這里頭門道多著呢,以后你有了發財的地兒,也得多想想我,別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
“豁牙子,玉米1畝地千把斤,全賣掉也就千把塊錢,扒扒成本,就落幾百塊錢,發啥財。”
豁牙子也不惱,同村的李大嘴幫過他幾次忙,兩人關系好。
他這輩子從未出過縣城,沒啥見識,但常年在地里刨食,對地里的變化比別人敏感。
去年,天禾在這里相中了一塊田,選做了試驗田,種玉米新品種,也向村民推銷了種子。
70元每公斤的價格過于昂貴,畝產3000斤聽著也像在吹牛。
但包括豁牙子在內,還是有很多人愿意嘗試。
買了種后,
之后的一年里,豁牙子經歷了場完全不同的種植體驗。
天玉的示范田里,現場會就沒停過,從播種現場會,田間管理現場會,收獲現場會。
每項措施都是一環套一環。
全程跟著學就是了。
收獲自然也是極其喜人的。
豁牙子說:“天玉1號每畝能多掙六七百呢。”
李大嘴笑道:“豁牙子,這還沒到晚上,咋就開始說醉話了,多掙六七百?是總共掙六七百吧!”
“別不信,伱看看我這豁子,去年地里掙了錢,就去縣城補好了。”
“還真是,補了好啊,不然,人家親嘴,還當是含了奶頭。不過,豁牙子叫習慣了,怕是改不了口。”
“叫吧,叫吧,叫啥都成,別叫爹就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