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謀劃-《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2/3)頁
“維維豆奶,歡樂開懷”經過央視廣告多年的傳播,早已家喻戶曉。
可以說,維維就是豆奶的代名詞。
其市占率和知名度,對行業內任何一個競爭對手而言,都意味著恐怖。
但維維這個看似強大的品牌卻遠沒有達到它應有的高度,銷售額連年下降。
2004年營業收入22.62億元,但豆奶的銷售額只有10.15億,后起之秀蒙牛2003年就達到了50億。
在豆奶品類搖搖領先后,維維沒有專注于擴大品類,制造跟隨,吸引競爭對手加入。
反而將所有的推廣力指向品牌自身,沒有承擔品類拓展的責任。
最終導致潛在需求巨大的豆奶業一直沒有有實力的競爭對手加入,在競爭品類牛奶急速發展的同時日益萎縮。
行業出現萎縮,損失最大的自然是領導者維維。
看完維維的相關資料,郭陽也感慨萬分。
放棄對豆奶的持續推廣,卻投入重金進入自身毫無競爭優勢的乳業。
從短期來看,企業成長立竿見影,但短期利益會像吸血鬼一樣吸走維維大量的資金和利潤。
幾年下來,維維想重新聚焦豆奶業,全力開拓豆奶品類,但卻錯失了與牛奶競爭的最佳優勢。
更扎心的是,維維還用了四年時間幫助競品牛奶提高市場地位。
郭陽對比著嘉禾。
嘉禾的奶業已經有了雛形,卻遲遲沒有發力宣傳推廣,就是因為準備得還不夠多。
新希望、維維以及資本帝國德隆系……
前車之鑒猶在眼前。
先把主業的牧草和種子搞好,市場搞大,進入奶業就水到渠成了。
此外,造成領導者強大的原因,恰恰是擁有眾多的追隨者,如果缺乏追隨者,你永遠都不能真正的強大。
佳潔士對高露潔的窮追猛打,才造就了防蛀牙膏成為最大的牙膏品類;
農夫山泉和娃哈哈的爭相競技,
伊利和蒙牛的你追我趕,
嘉禾也需要跟隨者幫忙擴大市場,如同輝煌種業。
在苜禾農牧占據了苜蓿的高端市場后,輝煌除了在中低端苜蓿市場上喝一口湯外,還開拓了燕麥草等領域。
國內的牧草市場,在苜禾和輝煌等企業的帶領下,相比原時空,已經有了極大的進步。
這也讓郭陽有底氣提前給乳業瀉火,有優良牧草的支撐,國內乳業垮塌不了。
思緒拉回。
郭陽已大致摸清了維維和九三集團的前后因果。
維維集團找上九三糧油,是想合作建非轉基因大豆基地,九三糧油嫌棄維維集團不懂農業,拉上嘉禾集團想降本增收。
維維集團可能不想帶上嘉禾,因為兩者有競爭關系……
郭陽想著,維維集團有沒有可能把旗下的乳業版塊割讓給嘉禾呢?
其歷經十幾年建立的食品飲料營銷網絡是嘉禾最急缺的。
但得出的結論是不可能!
維維旗下的乳業和酒業都屬于大糧食版塊。
與其主業還有一定的市場及技術相關性,反而是焦炭,煤炭,房地產,金融與其主業毫不相干。
那嘉禾為什么要和維維合作?
完全沒必要??!
相反,維維這東一榔頭,西一榔頭的風格,很明顯低估了豆奶行業的潛力。
嘉禾旗下的乳業未嘗不可以涉足豆奶業。
第(2/3)頁